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访善的意思、访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访善的解释

向贤智者咨询。《诗·小雅·皇皇者华序》“君遣使臣也” 唐 孔颖达 疏:“此谦虚访善,直为礼耳。” 王先谦 集疏引《乡饮酒礼》 郑玄 注:“《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之乐歌也。更是劳苦,自以为不及,欲諮谋於贤知,而以自光明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访善是一个由“访”与“善”组合而成的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与语义组合角度解析。“访”在《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泛问也”,本义指广泛询问或探求,引申为主动探访、调查的行为;“善”在《说文解字》中被释为“吉也”,既包含伦理层面的良善品质,也指事物达到的完满状态,如《论语·述而》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即体现择优而学的动态过程。

结合二字义项,“访善”可理解为三重内涵:其一为探求良策或善道,如《汉书·艺文志》载“采风俗,定制作”的政令考察活动;其二指寻访德才兼备之人,类似《孟子·公孙丑上》所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人才选拔理念;其三蕴含通过考察实现优化的过程,与《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的完善之道相通。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虽未被《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为主条目,但其构词逻辑符合古汉语“动词+形容词”的能产模式,常见于历史文献中表达社会治理层面的积极行动。

网络扩展解释

“访善”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向贤德睿智者咨询或请教,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1. 基本释义
    由“访”(寻找、拜访)和“善”(善良、贤德)组成,字面指寻求善良或智慧之人,引申为主动向有德才者求教。

  2. 文献出处与用法
    源自《诗经·小雅·皇皇者华》的注释。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提及“此谦虚访善,直为礼耳”,强调使臣出使时谦逊求教贤者的礼仪。汉代郑玄也注解其为“欲咨谋于贤知”,即通过咨询智者完善自身。

  3. 应用场景
    多用于形容谦逊的学习态度或礼仪行为,如古代使臣奉命外出时向贤者请教,体现对知识与德行的尊重。

该词强调主动寻求智慧与道德指引的行为,既有历史文献依据,也蕴含中华文化中“尊师重道”的传统理念。

别人正在浏览...

白涧暴灭逼眼驳彩不了蚕蟹草莞撤职打抽丰搭裢道质打蛇打七寸房燕蜚瓦拔木愤隔凤凰窗旉布敷震改错阁束海参何穷黄流画赞裌衣架子鸡毛笔津钱极谈渴羗磕膝盖雷纹离参轹弦乱世英雄沕洋目不斜视拇量朴练飘旋前锋琦玮躯体人行横道线三袁申屠神芝虱多不痒手爪子霜暑螳螂拒辙提阏通太务本五苍仙椿县大夫小哥子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