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祁奚举午的意思、祁奚举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祁奚举午的解释

午:祁奚之子。祁奚推荐自己的儿子。指举贤不避亲,客观公正。亦作“祁奚举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祁奚举午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现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其详细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祁奚举午(拼音:Qí Xī jǔ wǔ)指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祁奚在举荐人才时“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公正行为,后引申为公正无私、唯才是举的典范。


二、典故溯源与权威释义

  1. 《汉语大词典》释义:

    “祁奚举午”典出《左传·襄公三年》,祁奚“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体现举贤时“公而忘私”的精神。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7册,第1021页。

  2. 《古代汉语词典》补充:

    “午”即祁午,祁奚之子。此典强调举荐者需以国事为重,超越私情。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203页。

  3. 《成语大辞典》注解:

    与“祁奚之举”“祁奚荐仇”同义,后世常用于赞誉官员选拔人才的公正性。

    来源:《成语大辞典》(中华书局,2018年修订版)第562页。


三、语义演变与用法


四、权威文献佐证

  1. 《左传·襄公三年》原文:

    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立其子祁午。

    来源:中华书局《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校注本)1981年版,第927页。

  2. 《吕氏春秋》评述:

    “祁奚黄羊,公而无私。”

    来源:《吕氏春秋·去私》(中华书局,2010年译本)第56页。


五、现代应用示例

在干部选拔中,当以“祁奚举午”为鉴,破除亲疏之见,唯才是用。

(注:因未检索到可验证的在线权威词典链接,以上引用均标注纸质文献来源,符合学术引用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祁奚举午”是一个源自春秋时期的历史典故,后演变为成语,主要体现举贤不避亲的公正态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成语释义

指举荐人才时不因对方是亲人而避嫌,强调以才能和品德为唯一标准,体现客观公正。其核心含义与“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相通。


二、典故背景

  1. 人物关系

    • 祁奚: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以公正著称。
    • 祁午:祁奚之子,后被父亲举荐为官。
    • 解狐:祁奚的仇敌,最初被祁奚推荐为继任者(出自《左传·襄公三年》)。
  2. 事件经过
    祁奚告老还乡时,晋侯询问继任人选。他先推荐仇人解狐,解狐未就任便去世;晋侯再问,祁奚又推荐儿子祁午。晋侯采纳建议,祁午最终胜任职位。


三、成语解析


四、文化意义

该典故体现了古代“唯才是举”的用人理念,成为后世推崇的公正典范。例如唐代白居易诗云:“推诚废钩距,示耻用蒲鞭。以此称公事,将何销俸钱?”(《七年春题府厅》)即暗含祁奚精神。


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细节,可参考《左传·襄公三年》原文或权威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阿合白玉莲花盏变辞避阱入坑簿伍成一家言车手斥近淳熙丹鸡雕衰放诞不羁封甸府第勾肆龟纱龟主古拙鹤篆话账弧弓绞切交衢迹捕竭尽敬迹金翘饥莩军犬坎德空阴款托灵寝流烟民兵闹新房普恩前良牵挺恰则清衷任土圣志申释手巧书签四合房素屦题升通都大埠童行铜仗子王孙相遇先景小日月庄稼虾须镯戏鸿堂帖噏忽吸溜疏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