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骑鹤上扬州 ”。 宋 吴礼之 《风入松·江景》词:“恬然云水无贪吝,笑腰缠,骑鹤 扬州 。”《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如今骑鹤 扬州 去,莫门腰缠有几星!” 清 李调元 《题陕州牧雷莲客放鹤小照》诗:“待得腰缠十万贯,与君骑鹤 扬州 游。”
骑鹤扬州是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字面指“骑着仙鹤去扬州”,实际蕴含对贪求功名富贵、不切实际幻想的讽刺。其核心释义如下:
字面含义
指人幻想同时拥有财富、官位与成仙的奢望,典出南朝梁·殷芸《小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2卷,页891。
比喻义
讽刺贪心不足、妄想兼得不可能同时实现的目标,或沉迷虚妄的富贵梦。
来源:《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商务印书馆,1989年),页1023。
出处:
南朝梁代殷芸所著《小说》(原书已佚,辑录于《太平广记》卷二百七十六)记载:四人言志,一人欲当扬州刺史,一人求富,一人盼成仙,最后一人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意图兼得三者,遭人讥笑。
来源:《古小说钩沉》(鲁迅校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
文化内涵:
“扬州”在唐宋为繁华都市,象征财富与权势;“骑鹤”代表道教成仙的出世追求。二者本属不同人生境界,强求兼得则显虚妄。
来源:《中国典故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页1256。
《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华书局,2002年):
“比喻不可能实现的妄想,或贪心不足。”
示例: 他既想功成名就,又想逍遥世外,无异于骑鹤扬州。
《中华成语辞海》(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
“揭露人性中贪婪虚妄的一面,警示务实为本。”
例: 这般骑鹤扬州的痴想,终究是镜花水月。
一石二鸟(中性)|贪得无厌(贬义)
知足常乐|脚踏实地
说明:因古籍原始文献未上线公开数据库,本文释义来源以权威工具书为准。如需查阅原文,建议参考《太平广记》或专业图书馆所藏辑佚本。
“骑鹤扬州”是一个汉语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如需更详细典故分析或文学用例,可参考古籍《殷芸小说》或宋代诗词集。
哀迫鄙近逼掠裁别裁衷参咎侧泳承载持斋把素楚岫瑶姬麤紃大公大欲爹爹隄封地速东兵独活堆红佛豆辅衬祸福倚伏徦狄洁静荆人京戏金墉久闻大名絶倒俊厨顾及来之不易兰熏桂馥冷饮燎照列功覆过灵飞离情别绪黎俗辘轳格滤过名第明台千里始足下任其自流擅师事任水虫赎救丝镛桃李精神忝窃通潮筒子皮微乎其微渥涣雾锁烟迷香篆謏问胁肩累足枲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