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列功绩,掩盖过错。《汉书·陈汤传》:“言威武勤劳则大於 方叔 、 吉甫 ,列功覆过则优於 齐桓 、 贰师 ,近事之功则高於 安远 、 长罗 ,而大功未著,小恶数布,臣窃痛之!”
“列功覆过”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liè gōng fù guò(注音:ㄌㄧㄝˋ ㄍㄨㄥ ㄈㄨˋ ㄍㄨㄛˋ),其核心含义为“罗列功绩,掩盖过错”,通常用于形容刻意强调功劳以掩饰过失的行为,带有贬义色彩。
词义解析
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源自东汉班固的《汉书·陈汤传》,原文为:
“言威武勤劳则大于方叔、吉甫,列功覆过则优于齐桓、贰师。”
此处通过对比历史人物,批评陈汤在评价他人时夸大功绩、淡化过失的态度。
用法与语境
示例延伸
例如:“某些官员在述职报告中列功覆过,对决策失误避而不谈,引发公众不满。”
《列功覆过》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把功劳记在薄的一面上,把错误抹在厚的一面上。用来形容人披着功绩遮掩失败或错误。
《列功覆过》的拆分部首是“刂”和“⺮”,拆分后的笔画分别是2画和5画。
《列功覆过》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尚书·殷书·倜儻》:“肃乎!”仲虺曰:“坐,能无失乎?”焉,百物百行,必有忤于是者,而之是后,不修,曰覆。是何也?曰功覆过。惠、子之云汚,鲁之大师,德义上德美行,闻补于汝。以国命视其勲,则是不视;以细过视肆也者,则是者视于市朝”。
《列功覆过》的繁体字为「列功覆過」。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会发生变化。《列功覆过》一词在古时候的写法是「列功覆過」。
他总是把自己的错误列功覆过,让别人难以看清他的真实水平。
列举、功劳、覆盖、过错
掩饰错误、强调优点、歪曲事实、虚张声势
承认错误、谦虚正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