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康的意思、大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康的解释

(1).《诗·唐风·蟋蟀》:“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陆德明 释文:“大,音泰。” 朱熹 集传:“大康,过於乐也。”后以“大康”指安丰泰乐。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昔者 唐虞 崇举九贤,布之於位,而海内大康。”

(2).表示使安乐。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雎水》:“大康 华夏 ,绥静黎物。” 唐 刘禹锡 《苏州谢上表》:“大康黎元,慎择牧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根据现有权威词典查证,“大康”并非现代汉语中的规范词汇,在《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主要辞书中均未收录其独立词条。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及历史文献分析,主要有以下两种理解方向:

  1. 历史语境中的“大康”

    • 指极度安乐、过度享乐的状态(常含贬义): 此义项可追溯至《诗经·唐风·蟋蟀》毛诗序:“《蟋蟀》,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乐也。此晋也,而谓之唐,本其风俗,忧深思远,俭而用礼,乃有尧之遗风焉。然则其民有先忧后乐之风,诗人美之也。” 后世注疏常将诗中“好乐无荒”与“大康”对比,认为“大康”意指过度逸乐、荒废政事或本分。例如在阐释“无已大康,职思其居”时,“大康”即被解释为“泰康”,指过分的安乐(来源:毛诗注疏传统)。
    • 可能指年号或特定称谓: 历史上存在以“大康”为年号的情况,如辽道宗耶律洪基曾使用“大康”年号(1075年—1084年)。此时“大康”作为专有名词,无普遍词汇意义(来源:中国历史纪年表)。
  2. 现代可能的衍生或误用

    • “小康”的对比或误写: 现代常用“小康”指生活安定、经济宽裕的状态(源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偶见“大康”被非规范地用作“小康”的升级版或误写,意指比“小康”更富裕、更安乐的生活水平,但此用法缺乏权威词典依据和广泛社会认同(来源:现代汉语词汇使用观察)。
    • 人名、地名或品牌名: “大康”在现代更常见于人名、企业名称或特定地名(如中国有“大康镇”),此时其含义取决于具体命名意图,不具有统一的词典释义(来源:常见专名使用)。

“大康”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无独立词义。其核心理解应回归历史文献,主要指《诗经》传统注疏中与“无荒”(不荒废)相对的“过度安乐”状态,带有警诫意味。现代若脱离此语境使用,多为专有名称或非规范的衍生、误用,需根据具体情境判断。

网络扩展解释

“大康”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释,结合多来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本含义与起源

  1. 社会安定与繁荣
    指国家或社会的整体安康与太平,人民生活幸福。该含义源于《庄子·内篇·大宗师》的“大道康,大康若无”,强调大道运行下的社会和谐。

  2. 个人层面的安乐
    在《诗经·唐风·蟋蟀》中,“无已大康,职思其居”的“大康”意为“过于享乐”,带有劝诫勿耽于安逸的意味。

二、读音与用法

三、扩展与相关概念

四、总结

“大康”一词需结合语境理解:在哲学及社会层面多指整体繁荣,文学作品中可能带有享乐色彩,历史文献中则存在年号等特殊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

阿毗昙宝赤刀陂栅並頭材器财政危机嘈囐超颖驰传赤箭赤手斥闉大畜府记该搭甘洌规准浩酒禾本科黄埔军官学校汇寄贾客接力赛跑纪事本末九棘三槐駃雨阔论墚地连环画历乱流客理寃摘伏买陂塘满腹珠玑没淘剩绵蒙嫩枝排洪贫富不均贫士乾鹄拑者钦慎求访欺诬曲棍球日羽撒风声带神丽殊量输徒唾井外翼顽军纨绔闲空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