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石名。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未石》:“ 李芬 朝议好奇,有异石,高二尺许,嵌空可爱,常置庭楹槛间。每至日方未时,即有气出於石穴中,因目为未石。”
“未石”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解释,需结合文献来源和用法进行辨析:
异石名(主流解释)
根据宋代彭乘《续墨客挥犀·未石》记载,李芬收藏了一块高二尺的异石,因“每至日方未时,即有气出于石穴中”,故命名为“未石”。其核心特征包括:
成语“未石”的争议性说法
部分网络资料称其为成语,意为“未成形的石头”,比喻事物尚未定型或完成。但此解释缺乏权威文献支撑,可能与“玉石未琢”等类似成语混淆,需谨慎使用。
建议:若用于学术或文学创作,优先采用宋代文献中的“异石”含义;若需成语表达“未完成”状态,可选用更通用的“雏形未具”“待琢之玉”等替代。
《未石》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没有石头、未曾有过的石头。
《未石》的部首是石(石字旁),它的笔画数是5。
《未石》一词的来源较为复杂。据考古学家研究,古代人们经常使用石头进行建筑和纪念,而《未石》则是指未使用过的石头,可能是一种宝贵的石材或未经雕刻的原始石料。
《未石》的繁体字为「未石」。
在古代汉字中,写《未石》这个词时常采用不同的写法,例如「未石」的「石」字可能会写成「矶」或「矸」等。
1. 我在河边发现了一个很大的未石,非常漂亮。
2. 这座古庙的基石是由未石建造而成,历经千年依然坚固。
未石山、未石头、未石雕
未经雕饰的石头,原始石料
已石、经雕饰的石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