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乾陵的意思、乾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乾陵的解释

唐高宗 与 武则天 的合葬墓,在 陕西 乾县 梁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陵前排列大型石人、石兽、华表等石刻,其中著名的有翼马、石狮、述圣记碑和无字碑等,是 唐 代造型艺术的代表作品。解放后,对 乾陵 的一些陪葬墓进行了发掘,如 永泰公主 、 懿德太子 及 章怀太子 墓等,发现了极为精美的壁画、线雕画和大量的陶俑等历史文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乾陵是中国唐代帝王陵墓的代表性遗存,其名称源于《周易》卦象"乾为天",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作为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墓,位于陕西省乾县梁山,始建于弘道元年(683年),历时28年建成。该陵墓开创"因山为陵"的典范,依山体走势构筑地宫,现存华表、翼马、鸵鸟等大型石雕114件,构成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唐代陵园石刻群。

陵墓建筑严格遵循"天子之制",神道两侧对称排列着述圣纪碑与无字碑,其中无字碑高7.53米,重98.8吨,以整块石灰岩雕凿而成,其无字特征引发历代学者关于武则天政治意图的探讨。据《旧唐书·礼仪志》记载,乾陵地宫"以石为门,铁汁灌缝",防盗结构精密,至今未被盗掘。

考古勘探表明,乾陵占地约40平方公里,主墓室深达17米,陪葬墓群包含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等17座,出土三彩俑、壁画等文物4000余件,其中《客使图》《马球图》等壁画被列为禁止出境展览文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其为"人类石刻艺术史上的奇迹",2014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网络扩展解释

乾陵是位于中国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梁山的一座唐代皇家陵墓,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以下是关于“乾陵”的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建成于公元684年,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它是中国唐代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唯一未被盗掘的帝王陵墓。

2.地理位置与建造特点

3.历史与文化价值

4.现状与保护

5.延伸含义

在成语中,“乾陵”泛指帝王或贵族的陵墓,象征生命终结后的安息之地。但实际语境中多特指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陵。

乾陵不仅是唐代建筑与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见证,其历史地位与未解之谜持续吸引着学界和公众的关注。

别人正在浏览...

阿堂百岁索百战百胜兵工补给不球的怎抄稿扯头吃定潨洞蹙逼大杀得果低羞笃速都乡多早晚厄日反朴归真封疏扶匐鹤沙河鱼之疾祸媒甲拆简单明了洊岁迦沙掎鹿进抵惊忧酒缸良知连年陵门赁庑粒食留情轮廻茅缩明本鸣鹄蝥弧木架钱龙宴千霜乾榨跷足抗首七槃劝业场盛鬋生殖系统势霎肃恭调胹铁板不易恫瘝在抱物理光学物殉相安无事睎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