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槃的意思、七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槃的解释

见“ 七盘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七槃(qī pán)是古代中国舞蹈表演中使用的一种乐器组合形式,特指由七面盘鼓组成的打击乐器阵列。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与形制

指七面盘状鼓组成的乐器组合,用于伴奏舞蹈。盘鼓通常平置于地面,舞者踏击鼓面发声,形成节奏与舞姿的配合。《汉语大词典》明确记载:“七槃,古舞名。舞者置七盘于地,踏舞其上。”

二、文化功能与表演形式

  1. 宴乐表演

    盛行于汉代宫廷宴飨,属“盘鼓舞”的一种。《后汉书·礼仪志》载其用于宗庙祭祀与宴宾,舞者“蹑鼓为节”,兼具技巧性与仪式性。

  2. 艺术融合

    结合杂技与舞蹈,舞者需在盘鼓间腾跃、旋转,同时精准踏击鼓点。张衡《舞赋》描述:“历七槃而纵蹑”,印证其高难度动作特征。

三、历史演变与影响

作为汉代代表性乐舞,“七槃舞”标志着打击乐器与舞蹈的深度结合。其形制后被纳入雅乐体系,唐代《通典》仍载其仪轨,但宋代逐渐失传。现代考古发现的汉画像砖(如河南南阳出土石刻)中多见七盘舞形象,佐证其历史存在。

权威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1卷,P.167
  2. 《后汉书·礼仪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3. 张衡《舞赋》,引自《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4. 《中国舞蹈史·秦汉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网络扩展解释

“七槃”是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1. 古代舞蹈名称

“七槃”同“七盘”,指一种源自汉代的传统舞蹈。该舞以七个盘(或鼓)排列于地,舞者身着长袖舞衣,在盘间或盘上完成跳跃、踩踏等动作,强调节奏与身姿的配合。历史文献如《宋书·乐志》记载张衡《舞赋》“历七槃而纵蹑”,王粲《七释》“七槃陈于广庭”,均描述此舞的表演形式。

2. 地理名称

“七槃”亦指七盘岭,位于今四川广元东北与陕西宁强交界处,是古代川陕交通的重要关隘。唐代诗人岑参在《醴泉东溪送程皓元镜微入蜀》中写道“蜀郡路漫漫,梁州过七盘”,清代吴伟业诗句“七盘遮骆谷”也提及此地。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保不严婢屣鱼孱踈沉冤莫白错薪嗒尔雕勦定科兜抄堕泯戹苦分得覆定阜俗公休鼓合航速鴅瞗还珠返璧甲第节峻僦寓啾啁巨流巨鹿之战骒駞寇攘蒯剑矻矻髡接廓然拦工劳竭冷酷无情凉思廉勤六凿笼官媚行绵瓞谋言暮老内房能言鸟剽削巧不可接弱口生产生书十年九不遇水虺説则四民谡谡宿衅铁器时代萎缩相托霞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