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以铁箍束颈,以木械铐手,严加控制管束。《法苑珠林》卷二七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 徽 以兄子,繫于郡狱,铁木竟体,钳梏甚严。” 唐 柳宗元 《童区寄传》:“不足,则盗取他室,束缚钳梏之。”
“钳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以上解释综合了汉典、沪江词典、查字典等平台的定义(-3、6),并参考了古代文献用例。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原文。
《钳梏》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钅”(金)和“木”(树木),共8个笔画。它的本义是用金属制成的夹具,用来束缚囚犯的手脚。
《钳梏》来源于古汉字,古时候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其中,“钳”一字由金属制成的夹具,表示用力夹住;“梏”一字指束缚、拘禁的器具。古时候的写法多采用篆书形态,稍有变动。
在繁体字中,与简体字“钳梏”对应的词语是「箝梏」。繁体字中的「箝」与简体字中的「钳」意义相同,都表示夹住、夹紧等含义;而「梏」则没有改变。
以下是一些关于“钳梏”的例句:
1. 警察在逮捕嫌犯时使用了钳梏。
2. 这家工厂被指控长期剥削工人,使他们像身陷钳梏一样无法自由。
构成“钳梏”的字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字组合形成新词。一些与“钳梏”相关的组词包括:
1. 钳制:以力量夹住或控制。
2. 束缚:用绳索、铁链等方法限制行动。
3. 拘束:限制行动自由。
近义词有“拘禁”、“囚禁”;反义词有“自由”、“解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