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高望重的意思、道高望重的详细解释
道高望重的解释
犹言德高望重。 郑观应 《与青城山人书》:“道高望重之人……一心一德,力行公天下之制,主张大同,联合世界异同之民族,组织全球统一之政府。其所持之政纲,必以道德为本。”
词语分解
- 道的解释 道 à 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 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
- 望重的解释 名望大。《南齐书·江谧传》:“以 刘景素 亲属望重,物应乐推,献诚荐子,窥窬非望。” 唐 周贺 《赠姚合郎中》诗:“望重来为守土臣,清高还似武功贫。”《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许武 ﹞此
网络扩展解释
“道高望重”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ào gāo wàng zhòng,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总结如下:
基本解释
- 含义:指品德高尚、声望显赫,通常用于形容德才兼备且备受尊敬的人,尤其是长辈或社会地位较高者。
- 近义词:德高望重(两者常被视作同义替换)。
- 结构:联合式成语,由“道高”和“望重”两部分组成,分别强调道德修养与声望地位。
详细解析
-
词义拆分
- 道:指道德、品行;
- 高:形容境界高尚;
- 望:指声望、威望;
- 重:表示厚重、受人敬重。
-
出处与典故
最早见于清代郑观应的《与青城山人书》,文中提到“道高望重之人……主张大同,联合世界异同之民族,组织全球统一之政府”,强调以道德为治国之本。
-
用法与场景
- 多用于正式场合,如表彰、评价德才兼备的领袖、学者或长辈;
- 可作谓语或定语,例如:“这位教授道高望重,深受学生爱戴”。
补充说明
- 感情色彩:褒义词,表达对人物的高度认可;
- 使用频率: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更常见“德高望重”。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郑观应的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道高望重》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受到众人的尊敬和景仰。现在来详细解释一下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道高望重》这个成语由三个汉字组成。其中,“道”字的部首是“辶”,总共有十三个笔画;“高”字的部首是“高”,总共有十字;“望”字的部首是“月”,总共有十六个笔画。
来源:《道高望重》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论语》中,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在回答孔子关于学问的问题时所说的一句话。
繁体:《道高望重》的繁体字写作「道高望重」,拆分部首和笔画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在略有不同。《道高望重》这个成语的古代字形是「道高望重」。
例句:他一直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所以在社会中享有道高望重的声誉。
组词:可以根据成语中的三个字组成其他词语,如「道德」、「高尚」和「景仰」。
近义词:与《道高望重》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品德高尚」、「声名显赫」和「威望卓著」。
反义词:与《道高望重》意思相反的成语有「声名狼藉」、「恶名昭著」和「失信于人」。
希望以上解释对你有帮助!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