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鞲马的意思、鞲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鞲马的解释

谓装备坐骑,不卸鞍鞯。 唐 王昌龄 《塞上曲》:“遥见胡地猎,鞲马宿巖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鞲马”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特征的复合词,其含义需从构词与语义演变角度解析。“鞲”本义指皮革制作的套具(如臂套、马具),《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以皮革制成的套子,用于束缚或保护”,后引申为动词“套戴”动作。与“马”组合后,“鞲马”特指被装备马具或约束装置的马匹,多用于古代文献描述战马、仪仗马的场景。

从语义功能看,“鞲马”包含两层核心内涵:

  1. 装备属性:强调马匹佩戴了鞍鞯、辔头等控制装置,如《宋史·舆服志》记载皇家仪仗“鞲马金络,队列严整”;
  2. 控制状态:隐含对马匹行动的约束,如唐代诗人李贺在《马诗》中写道“鞲马立踟蹰”,通过马具的束缚暗喻人才受制的境遇。

该词在《古代汉语词典》中被标注为“动宾结构名词化”用例,读音为gōu mǎ,现代汉语中已逐渐被“套马”“鞍马”等表述替代,主要保留在历史文献与文学修辞中。

网络扩展解释

“鞲马”是汉语中的古典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1. 基本释义 指装备好鞍鞯、随时待命的马匹,特点是「不卸鞍鞯」,常见于古代军事或狩猎场景。该词由「鞲」(gōu)和「马」构成,其中「鞲」原指皮革制的臂套,后引申为装备马具的动作。

2. 引证溯源 唐代王昌龄《塞上曲》中的诗句「遥见胡地猎,鞲马宿巖霜」是最早的文学用例,描绘边塞将士夜间保持战马鞍具齐整、随时备战的场景。

3. 语境特征 该词具有鲜明的古汉语特征:

4. 词义辨析 需注意与「鞲臂」(射箭护臂)等相近词汇区分,核心区别在于「鞲马」特指马具的装备状态,而非马匹品种或功能。

别人正在浏览...

摆尾摇头跰足佛龛才实垂心初来大大咧咧灯座斗打斗缝短诗断澌反朴凤扆改口沓舌改姓更名甘露灭含垢匿瑕皇天上帝溷听笺麻寂定鸡冠精察金石学矜爽禁职捐灰倦谈镌谕考政口哨离本徼末浏溧龙骖隆济免胄冥憃明晤鸣玉溪畮陇穷塞日薄崦嵫叡明三折肱圣相申料使棒示惩事出无奈顺羽耸服通明尪弊玩咏午前香案享烝纤毫歇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