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繦抱的意思、繦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繦抱的解释

1.即繦緥。背负幼儿的布带和布兜。《汉书·贾谊传》:“昔者 成王 幼在繦抱之中, 召公 为太保, 周公 为太傅, 太公 为太师。”

2.即繦緥。指幼儿。《晋书·穆帝纪论》:“ 孝宗 因繦抱之姿,用母氏之化,中外无事,十有餘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繦抱”是“襁褓”的异体写法,两者为通假关系。根据《汉语大词典》,“襁”指背负婴儿的布带,“褓”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合称后引申为代指婴幼儿时期或受保护的阶段。汉代文献《论衡·初禀》中已有“昌在襁褓之中”的用例,印证其历史渊源。

在语言学层面,“繦”与“襁”属异体字关系,《说文解字》注“繦”为钱串,后假借为“襁”,这种通假现象符合汉字发展规律。现代汉语规范以“襁褓”为正体,但古籍文献中仍可见“繦抱”用法,如清代《聊斋志异》手抄本中保留该写法。

该词具有双重语义特征:

  1. 本义具象:指代实物育儿器具,如《礼记·内则》记载“衣不帛襁褓”,郑玄注“襁褓,小儿被也”
  2. 引申抽象:象征人生初始阶段,苏轼《策略五》云“天下嗷嗷,如婴孺之在襁褓”,喻指事物萌芽状态。

注:本文核心释义援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045页,历史语料参考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

网络扩展解释

“繦抱”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指代襁褓
    指包裹婴儿的布带和布兜,用于背负幼儿。例如《汉书·贾谊传》中提到周成王“幼在繦抱之中”,即用此意。
  2. 借指幼儿时期
    引申为代指尚在襁褓中的幼年阶段。如《晋书·穆帝纪论》描述孝宗“因繦抱之姿”,强调其年幼继位的状态。

二、文献出处

三、相关词语

常见搭配包括“抱不平”“怀才抱器”等成语,多与“怀抱”“保护”等动作相关。

注:该词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古籍或文学性较强的文本中。

别人正在浏览...

安顺市罢羸鼈壳扇弊句比喻草书册赠褫官出火珠触迕刺骨贫嫡裔栋梁之才芙蓉剑福徵皋鷄格高意远耿结乖蹇海水声速汉王荷佩鸿门宴回飇解嘲借账金袄子菁莪空手夸口朗榆纍俘连言麟甸卤获路上鸣籁瞑眩纳监泥马渡江翘然七穆青蓼清赡束教数理化顺嘴溜祀姑司李思心燧火索笑速喜亭侯托付稳拍五花八门下得去下番弦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