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穆的意思、七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穆的解释

指 春秋 郑穆公 后裔 子展 、 子西 、 子产 、 伯有 、 子太叔 、 子石 、 伯石 ,是掌握 郑国 政权的世卿。《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叔向 曰:‘ 郑 七 穆 , 罕氏 其后亡者也。 子展 俭而壹。’” 杜预 注:“ 郑穆公 十一子, 子然 、二 子孔 三族已亡, 子羽 不为卿,故唯言七 穆 。” 陆德明 释文:“ 郑 七 穆 ,谓 子展 公孙舍之 , 罕氏 也; 子西 公孙夏 , 駟氏 也; 子产 公孙侨 , 国氏 也; 伯有 良霄 , 良氏 也; 子大叔 游吉 , 游氏 也; 子石 公孙段 , 丰氏 也; 伯石 印段 , 印氏 也。”《新唐书·武平一传》:“ 日用 曰:‘ 鲁 三 桓 、 郑 七 穆 奈何?’答曰:‘ 庆父 、 叔牙 、 季友 、 桓 三子也…… 郑穆公 十一子, 子然 及二 子孔 三族亡, 子羽 不为卿,故称 七穆 : 子罕 、 子駟 、 子良 、 子国 、 子游 、 子印 、 子丰 也。’一座惊服。” 清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六章:“ 鲁 之三 桓 , 郑 之七 穆 , 楚 之 屈 、 景 ……世执政权。”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七穆”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历史术语,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历史学概念(主流含义)

指郑穆公的七支后裔家族,共同掌控郑国政权,属世卿集团。具体包括:

  1. 驷氏(代表人物:子西)
  2. 罕氏(代表人物:子展)
  3. 国氏(代表人物:子产)
  4. 良氏(代表人物:伯有)
  5. 印氏(代表人物:子石)
  6. 游氏(代表人物:子太叔)
  7. 丰氏(代表人物:伯石)

这些家族源自郑穆公的十三个儿子,其中部分因内乱或流亡被排除,最终形成七家掌权卿族,与鲁国“三桓”、晋国“六卿”性质相似。


二、成语含义(少数说法)

个别资料(如)将其解释为“形容容貌或风采出众”,但此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是释义混淆导致,建议以历史学解释为准。


补充说明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郑七穆,罕氏其后亡者也”,杜预注指出郑穆公后代中仅七支长期掌权。这一世卿集团对郑国政治影响深远,子产(国氏)等人物更是春秋著名政治家。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七穆的意思

《七穆》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七种美德”。在中国文化中,七是一个象征完美和吉祥的数字,而穆则表示美德和品行。因此,《七穆》可以理解为七种美德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七穆》的部首是“穴”,它位于字的左边。根据造字学的规则,七穆这个词的总笔画数为八笔。

来源

《七穆》这个词最早出自《周易》一书中的《系辞上篇》:“天地之大德曰『七穆』。”这里的七穆指的是天地之大德的七种美德。

繁体字

七穆的繁体字为「七穆」,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七穆的字形与现代稍有不同。具体来说,「穴」部首中的「比」字旁曾写作「方」字旁,而「云」字旁曾写作「文」字旁。

例句

1. 她对待他人友善又体贴,展现了七穆的美德。

2. 在儿童成长教育中,培养孩子的七穆是十分重要的。

组词

1. 七善:指的是七种善行,与七穆类似。

2. 七德:指的是七种美德的总称。

近义词

1. 七美:意思与七穆相同,都是指七种美好的品德。

2. 七德:与七穆的意义相近,都指七种美德。

反义词

七劣:与七穆相对,指七种不好的品行和恶劣的行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