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荷佩 ”。
(1).承受。《三国志·魏志·田畴传》:“ 畴 以为天子方蒙尘未安,不可以荷佩荣宠,固辞不受。”
(2).感荷;感激。 南朝 宋 鲍照 《谢随恩被原疏》:“不胜荷佩之诚,谨上疏以闻。”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太傅谢追赠父祖表》:“不任鯁泗荷珮之诚。”
“荷佩”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é pèi,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承受
指接受、承担某种责任、恩惠或荣誉。例如《三国志·魏志·田畴传》中记载:“畴以为天子方蒙尘未安,不可以荷佩荣宠,固辞不受”,这里的“荷佩”即表示对荣宠的承受。
感激
亦作“荷珮”,表示感念、感谢他人恩惠。南朝宋鲍照在《谢随恩被原疏》中提到:“不胜荷佩之诚,谨上疏以闻”,此处强调对恩情的深切感激。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语境用法,可参考《三国志》《谢随恩被原疏》等古籍原文。
荷佩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荷和佩。
荷的部首是艹,全名是草字头,表示与植物有关。荷的笔画数目为12画。
佩的部首是人,表示与人有关。佩的笔画数目为7画。
荷佩这个词的来源较为复杂。在现代汉语中,荷佩指佩戴荷花,荷作为名词表示一种植物;佩作为动词表示佩带、挂在身上。而在古代,荷佩指佩戴在身上的配饰或宝物。
在繁体字中,荷佩的写法是荷揹。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荷佩的荷字写作荅,佩字写作带。
以下是一些关于荷佩的例句:
他那荷佩于颈间的玉石,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她佩戴着一串荷花项链,显得格外娇美。
荷韵、佩饰、荷包、佩剑
花佩、饰物
取下、卸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