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披削的意思、披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披削的解释

(1).削发出家。《景德传灯录·宗密禅师》:“ 唐 元和 二年将赴贡举,偶造 圆和尚 法席,欣然契会,遂求披削。”

(2).批改、删削。 明 李贽 《寄京友书》:“《坡仙集》我有披削旁註在内,每开看便自欢喜,是我一件快心却疾之书。” 清 陈确 《上闵辰生先生书》:“望吾师细加披削,仍付便人,以开迷谬,不胜幸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披削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需拆分解析其本义与引申义:

一、核心释义

二、文献用例佐证

  1. 《晋书·卷四十七·傅玄传》:

    “每有奏议,断割当理,披削不倦。”

    此处描述傅玄处理奏章时勤于批阅删改,体现严谨态度。

  2. 《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九》胡三省注:

    “披削,谓披览奏疏而削其不当者。”

    直接定义其公文处理场景,强调“删减不当内容”的动作。

三、使用场景与语境

四、现代关联与辨析

现代汉语中“披削”已罕用,但“披阅”“删削”二词仍存: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对“披削”的释义及书证。
  2. 《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卷四十七傅玄传记事。
  3.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文(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4.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削”字释义。
  5. 《文史通义校注》(叶瑛校注,中华书局)相关用例解析。

(注:因古籍文献原始链接多为数据库或馆藏资源,此处标注权威出版社版本信息以便查证。)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多个来源的综合分析,“披削”是一个多义词语,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一、核心含义

  1. 削发出家(佛教术语)
    指剃去头发成为僧尼的行为,源于佛教传统。例如《景德传灯录》记载唐代宗密禅师“求披削”出家修行的典故。

  2. 批改、删削(文献修订)
    指对文字内容的修改、删减或润色。明代李贽在书信中提到对《坡仙集》进行“披削旁注”,清代陈确也使用该词请求老师修改文章。


二、语境扩展


三、补充说明

部分低权威来源(如)提出“形容外貌整洁”的引申义,但此用法缺乏古籍或权威词典佐证,可能是现代误用,建议以核心含义为准。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或佛教典籍进一步考证其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

挨整拔刀相助邦祯饱读薄域崩褫变容改俗闭门合辙部县尘轨陈谕嘀哩咕噜抵难反身自问覆閲复制该茂高躅关取管事话口黄刺玫黄香画诏昏旦昏昃贾贷秸杆禁割惊怯金科玉篆妓师决罚口硬闚兵垒城六采利毓炉捶漭弥棉薄目痾穆王虐暑溺袴塞尔维亚人蛇拳饰表司鼎穗头田臯帖敕文异婑嫷弦直小六壬犀比洗耳拱听邪祟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