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文彩奇异。《楚辞·招魂》:“文异豹饰,侍陂陁些。” 王夫之 通释:“其衣文采殊异,而以豹皮为饰也。”一说以为当作“文豹异饰”。 王逸 注:“言侍从之人,皆衣虎豹之文,异采之饰,侍君堂隅,卫阶陛也。”参阅 ********* 《楚辞校补·招魂》。
(2).文字相异。 晋 杜预 《<春秋>序》:“或曰:《春秋》以错文见义,若如所论,则经当有事同文异而无其义也,先儒所传皆不其然。” 清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十:“下文‘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与此文异义同。”
“文异”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主要维度解析:
指文章或言辞的独特性,强调内容或形式的与众不同。例如形容文采出众、构思奇特的文学作品。
文彩奇异
源自《楚辞·招魂》:“文异豹饰,侍陂陁些。”
文字相异
出自晋代杜预《<春秋>序》,指古籍中因文字差异导致的释义不同。例如《春秋》中存在“事同文异”现象,即相同事件用不同文字记录。
部分词典将其列为成语,但更多文献中作为普通词语使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含义。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楚辞》及《春秋》相关注解。
《文异》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文化的差异”或“文字的异同”。它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文”和“异”。
“文异”中的“文”字的部首是“文”,意思是“文字”或“文化”,它有8个笔画。而“异”字的部首是“巳”,意思是“不同”或“异于”,它有7个笔画。
《文异》源自中国古代文化和汉字演变。在繁体中,它的写法为「文異」。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字形可能有所变化。但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两个字的字形与现代写法相似,可以认出它们是“文异”的意思。
1. 由于地域的文异,他们的饮食习惯有所不同。
2. 文异带来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体验。
1. 文化
2. 异同
3. 异国
4. 文明
1. 文化差异
2. 异域风情
3. 文字之异
4. 文雅
1. 文同
2. 同文
3. 同域
4. 同化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