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昏旦的意思、昏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昏旦的解释

(1).黄昏和清晨。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暉。”《文选·陆倕<新刻漏铭>》:“夫自天观象,昏旦之刻未分;治歷明时,盈缩之度无準。” 李善 注引《五经要义》:“日入后,漏三刻为昏;日出前,漏三刻为明。” 唐 岑参 《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诗:“深林迷6*昏旦,栈道凌空虚。”

(2).从黄昏到天明的时光。亦泛指时光。 唐 李绅 《南梁行》:“芻狗无由学圣贤,空持感激终昏旦。” 明 汤式 《一枝花·送车文卿》套曲:“安乐窝随缘度昏旦,伴几个知交撒顽,寻一会渔樵调侃。”

(3).谓晨昏短促。形容时间短暂。 唐 杜甫 《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诗:“痛彼道边人,形骸改昏旦。” 清 顾炎武 《意有未尽再赋四章》之一:“因思千古同昏旦,几席羹墙尚宛然。”

(4).犹混蛋。詈词。不明事理的人。 沙汀 《代理县长》:“本来地方就很苦寒--你们看这个昏旦!”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昏旦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昏旦是汉语中表示时间范畴的复合词,由“昏”与“旦”两个单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代从黄昏到次日清晨的时间段,强调昼夜交替的连续性。以下从语义演变、典籍用例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详释:


一、单字本义溯源

  1. 《说文解字·日部》释:“昏,日冥也。”指太阳落山后的昏暗时分,即黄昏。如《诗经·陈风·东门之杨》载:“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2. 《说文解字·旦部》释:“旦,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指太阳初升、破晓之时。如《尚书·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孔颖达疏:“旦,明也;昧爽谓将旦未旦之时。”

构词逻辑:二字组合形成时间闭环,喻指从日暮到黎明的完整周期(详见《汉语大词典》第7卷)。


二、时空范畴的延伸

  1. 时间维度
    • 短时跨度:特指傍晚至清晨,常见于古诗文计时。如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 长时隐喻:象征昼夜更迭的循环,引申为时光流转。如《淮南子·天文训》:“昼者阳之分,夜者阴之分,昏旦者阴阳之交。”
  2. 空间意象

    文学作品中常以“昏旦”烘托苍茫意境。如杜甫《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山峦分割明暗喻指空间与时间的交融(参考《杜诗详注》卷九)。


三、文化内涵与哲学意蕴

  1. 天人相应观

    古代天文历法中,“昏旦”是观测星象、制定节气的重要节点。《周髀算经》载:“以表候日影,定昏旦中星。”体现先民对自然规律的把握。

  2. 阴阳哲学象征

    《周易·系辞》提出“刚柔者,昼夜之象也”,昏属阴,旦属阳,“昏旦”成为阴阳转化、万物生息的具象表达(详见《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


四、权威典籍用例

文献 原文节选 释义
《礼记·月令》 “孟春之月……旦尾中,昏参中。” 以星宿位置标记昏旦,用于历法纪时。
陆机《文赋》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须臾”“一瞬”与“昏旦”共构时间尺度。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经》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以“昏旦”修行暗喻精神超脱。

结论:“昏旦”作为汉语特有的时间概念词,既具精确的时段指向性,又承载着农耕文明的时间哲学与审美意象。其语义从自然现象升华为文化符号,成为理解传统时空观的关键载体(综合《汉语大词典》《说文解字义证》《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等)。

网络扩展解释

“昏旦”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结合不同来源的信息综合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时间段的指代

    • 指“黄昏和清晨”两个时段,如南朝谢灵运诗句“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暉”。
    • 也泛指“从黄昏到天明的时光”,或延伸为“一天的时光”。
  2. 时间短暂性
    形容晨昏交替的短促,如杜甫诗中“形骸改昏旦”,暗喻人生或境遇的瞬息变化。

二、字义分解

三、特殊用法

四、文学与典籍引用

该词常见于古诗文,如陆倕《新刻漏铭》中“昏旦之刻未分”,以及李绅“空持感激终昏旦”,均以时间意象烘托意境。

“昏旦”核心含义围绕时间展开,既可指具体时段(黄昏/清晨),亦可泛化或隐喻短暂性。需注意詈词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谨慎使用,而天文学解释则属专业领域。

别人正在浏览...

挨肩迭背白半宝业驳尧补阙灯檠查铺城建程序计数器春赋错落有致单綫联系顶梁骨锭子金短少顿毙讹溷房魏風魚忿速府尊刚锐国际儿童节海陆空河谷横历鸿显将钜浇驳讦发几乎经治进退为难劳薪掠闹理据鲁连书马粪面首左右密禀冥蒙脑残拍胸脯倩巧清悫全性渠道仁者乐山濏濏勝士收辑水晶鱼漱酒遡流穷源头甲脱肛秃士兀首闲文咸五登三小双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