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lk] 农作物的茎杆
秸杆(也作“秸秆”)是农作物成熟后收获籽实所剩余的茎、叶、穗等部分,常见于小麦、水稻、玉米、棉花、油菜等作物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秸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主要包含粗纤维(30%-40%)、木质素及氮、磷、钾、钙、镁等微量元素。这些成分使其成为可再生资源,兼具经济与生态价值。
如需更完整的分类或技术细节,可参考农业或环保领域的专业文献。
秸杆是农作物收获后剩余的植物茎秆,通常指的是稻谷或小麦等谷物的茎秆。它是一种常见的农产品废弃物。
秸杆的拆分部首是⺮,它的总笔画数为9画。
秸杆一词最早出现在《尔雅·释草》一书中,作为农作物的基本形态之一,用以指称庄稼的茎秆。
秸杆的繁体字为稭杆。
古时候,汉字“秸杆”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整体结构与现代写法相似。古代常使用彩陶铭文、甲骨文等形式记录文字,秸杆作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物质,可能会在这些古代文物中有所体现。
1. 农民们将庄稼收割后,将秸杆用于制作编织品和饲料。
2. 每年收获季节,田地上的秸杆被燃烧,为下一季的种植留下清洁的土地。
1. 秸秆:指的是稻谷或小麦等农作物的茎秆。
2. 秸秆砖:一种利用秸秆制成的环保建材。
3. 秸秆纸:以秸秆为原料制作的纸张。
1. 茎:指植物的茎部。
2. 杆:指长而直的植物干枝。
1. 枝叶:指植物的枝干和叶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