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平阳的意思、平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平阳的解释

[smooth land] 〈方〉∶指平地

虎落平阳被犬欺

详细解释

(1).犹平坦。《西游记》第五六回:“下西坡,乃是一段平阳之地。”《说岳全传》第四十回:“但见一片荒山,四面平阳,多是青草。”《孽海花》第一回:“忽然到一个所在,抬头一看,好一片平阳大地!”

(2).指 平阳侯 。 汉 曹参 封号。 秦 以酷政失天下, 曹参 为 齐王 相国,师 盖公 治要事清净,称贤相。后继 萧何 为 汉 相,一切按 何 成规办事,不作任何更改。常日夜饮酒,人或来规劝,至则醉以酒,使无言。闻邻近吏舍饮酒喧哗,不予制止,反唱酒相应和。后用以为典。 唐 刘禹锡 《酬乐天斋满日裴命公置宴席上戏赠》诗:“ 平阳 不独容宾醉,听取喧呼吏舍声。”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宣古》:“尚书独不念诸郎学文,待士如此,那得 平阳 之誉乎?”

(3).指 平阳侯 。 汉 曹寿 封号。 寿 娶 武帝 姊 阳信长公主 。时 汉武 夜间改装出行,常冒称 平阳侯 ;宠幸侯家歌女 卫子夫 ,后立为皇后。 唐 王昌龄 《殿前曲》:“ 平阳 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4).指 平阳公主 。 唐高祖 李渊 女, 柴绍 妻。 隋 大业 十三年(公元617年) 绍 从 李渊 在 太原 举兵反 隋 ,她回家散财招兵得七万人,亲率师与 李世民 会于 渭 北,时称娘子军。后封为 平阳公主 。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 柔福 何惭 宋 , 平阳 可佐 唐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平阳”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解释:

  1. 字面含义
    指平坦开阔的地势,常见于方言或文学表达。例如成语“虎落平阳被犬欺”中的“平阳”即指平地或平原,比喻强者失势后处于不利环境。客家话中也有用“平洋”表示类似含义,强调地势的平坦与向阳特征。

  2. 地名

    • 山西临汾:最著名的历史地名,为上古尧帝都城,汉代置县,文献如《长笛赋》《汉高祖功臣颂》均提及此。
    • 浙江温州:现代地名,为温州市下辖县。
    • 其他地区:历史上曾有18处地名称为“平阳”,如山东新泰、陕西岐山等,但以山西临汾最为重要。
  3. 历史典故与人物
    汉代封号“平阳侯”(如曹参、曹寿)及平阳公主等人物相关典故,多见于《史记》《文选》等古籍。例如曹参“萧规曹随”的治国策略常被引用。


注:如需了解更详细的地名分布或历史典故,可参考《汉书·地理志》等权威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平阳

《平阳》是一个具有丰富含义的词语,其拆分部首是“立”和“少”,共有9个笔画。平阳的意思是指在社会上风平浪静、安定祥和的状态,也可以指代一个地方或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状况稳定。

这个词语来源于古代文献,最早见于《易经·系辞》:“甲子革而象以履,平阳。君子以厚德载物。”其中,“平阳”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变革后形成的新的平稳秩序。在汉字的繁体中,平阳保留了其原始的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平阳的写法有一定的变化。早期的写法中,“平”字的上方为“字旁”,而“阳”字的上方为“氐旁”,两个字相邻且有所连接。后来的写法中,“平”字的上方改为“立旁”,“阳”字也做了调整,形成现代所见的写法。

以下是关于“平阳”的一些例句:

  1. 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是我们追求的平阳。
  2. 在平阳的环境下,人们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才能。
  3. 这个国家经历了动荡的时期后,最终实现了平阳。

与“平阳”相关的组词有“安平”、“和阳”等,这些词语都描述了类似的风平浪静、平稳状态。

近义词有“太平”、“安宁”等,而反义词则有“动荡”、“混乱”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