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借指囚犯。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汪水云砚歌》:“同队者万卷书,作伴者三尺琴,为南冠客供清吟。” 清 颜光敏 《送朱锡鬯之济南》诗:“讼庭尚有南冠客,莫向 燕臺 思故人。”自注:“时 亭林 以詔狱在 济南 。”
(2).指南方人。 明 唐顺之 《永年公馆夜宿》诗:“栖迟异域南冠客,嘹唳长风北雁声。”参见“ 南冠 ”。
“南冠客”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双重含义,其解释及典故来源如下:
借指囚犯
源于《左传·成公九年》的典故:楚国郧公钟仪被郑国俘虏后献给晋国,因他始终戴着象征楚国的“南冠”(南方样式的帽子),晋人称其为“南冠客”。后世用此词代指囚徒或受困之人。
指代南方人
在部分语境中,“南冠客”也用于泛称南方人士,强调地域身份,如明代唐顺之的诗句“栖迟异域南冠客”。
“南冠客”既可特指囚犯(源自历史典故),也可泛指南方人(地域引申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左传》原文或权威词典。
《南冠客》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南国的冠冕之客。南冠指的是南方国家的冠冕,客指的是客人。
《南冠客》的拆分部首是分,具体的笔画是十四画。
《南冠客》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史记·项羽本纪》。在该作品中,南冠客一词被用来形容项羽所引领的南国王公贵族。
《南冠客》的繁体字为「南冠客」。
在古时候,汉字《南冠客》的写法与现代相同,即「南冠客」。
1. 这位大臣是南冠客,南国的贵族之一。
2. 在宴会上,他穿着南冠客的装束,彰显了他的高贵身份。
南冠,冠冕,冠冕堂皇。
南冠客的近义词有南朝贵族、南方王公等。
南冠客的反义词是北冠客,指北国的冠冕之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