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楼的意思、百尺楼的详细解释
百尺楼的解释
(1).泛指高楼。《三国志·魏志·陈登传》:“ 汜 ( 许汜 )曰:‘昔遭乱过 下邳 ,见 元龙 ( 陈登 )。 元龙 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牀卧,使客卧下牀。’ 备 ( 刘备 )曰:‘……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 元龙 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牀之间邪?’”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宋 苏轼 《次韵答邦直子由》之四:“恨无 扬子 一区宅,懒卧 元龙 百尺楼。”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量移》:“身凭百尺楼,目断千山秀。” 吕志伊 《镇山楼远眺》诗:“登临行远几悲秋,大好湖山百尺楼。”
(2).词牌名。即《卜算子》。因 秦湛 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句,故名。参见“ 卜算子 ”。
词语分解
- 百的解释 百 ǎ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百步穿杨。百儿八十。百分比。 喻很多:百草。百货。百姓(人民)。百般。百炼成钢。百无聊赖。百废俱兴(塶 )。 笔画数:; 部首:白;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百尺楼”这一词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含义,结合不同来源信息综合解释如下:
一、词牌名别称
作为文学概念,“百尺楼”是词牌《卜算子》的别名。这一名称源于宋代词人秦湛作品中的名句“极目烟中百尺楼”。该词牌以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的格式为主,多用于咏物抒怀,如陆游《卜算子·咏梅》等经典作品均属此调。
二、泛指高楼的文学意象
在诗词中,“百尺楼”常象征高耸的楼阁,并带有典故色彩。最早见于《三国志》中刘备与陈登的对话:刘备以“欲卧百尺楼上”比喻胸怀大志,讽刺许汜只顾置田买地的狭隘。后世文人如王昌龄等沿用此意象,多用于表达登高望远的豪情或人生境界的隐喻。
三、山西灵石县的实体古建筑
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夏门村的百尺楼,是清代梁氏家族所建的砖石木结构楼阁。其高约40米(约合古代百尺),共四层,下层为窑洞,上层设穿廊,兼具防御与居住功能。该建筑临汾河而建,登楼可俯瞰河景与田野,现为当地重要历史遗存。
注:关于词牌名与建筑实体的区别需注意——文学概念中的“百尺楼”侧重意象表达,而灵石百尺楼是具体建筑。更多完整信息可参考《三国志》原文或山西古建筑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百尺楼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百尺楼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高度为一百尺(一百个尺子)的楼。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楼是指高度较高的建筑物,具有特定功能,如宫殿、寺庙、城楼等。因此,百尺楼一词形象地描述了一座高度达到一百尺的楼。
拆分部首和笔画
百尺楼这个词的部首是百(bǎi)和木(mù),百作为数词意指“一百”,木则是木质构成的意思。在汉字中,百常常作为数词的前缀,表示“一百”,而木则是一个常用的字根,表示与木材、木质构成相关的事物。
来源和繁体字
百尺楼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在《红楼梦》中,百尺楼是贾府中的一处高楼,是贾府最高的建筑物。这个词出现在小说中,形象地描绘了贾府的气势和富贵。此后,百尺楼一词被广泛引用,用以形容高楼大厦。
在繁体字中,百尺楼一词的写法是「百尺樓」。樓是楼的繁体字,保留了古代文字的特点和变体。尽管现代简体字成为主导,但在某些场合和文化活动中,繁体字仍然被使用。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百尺楼这个词的写法和现代字形有所不同。古代汉字的进化经历了多次变迁,字形也发生了变化。百字在古代常常写作「百」的上面多了一横,并且更偏向形状的正方形。尺也有多种写法,通常是一个横,上面画两个竖。楼字在古代写作「㕘」,像一个屋顶的形状,其下方则有三个竖,分别代表建筑物的支柱。
例句
以下是使用百尺楼一词的例句:
1. 这座百尺楼是城市的地标之一。
2. 他建了一座百尺楼,作为纪念他的父母。
3. 在凤凰山上,有一座百尺楼供游客游览。
4. 他看到对面有一座百尺楼,就决定去参观一下。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与百尺楼相关的组词有:高楼大厦、千尺楼、万尺楼等。
与百尺楼意义相近的词语有:百层楼、宏伟楼阁、巍峨大厦、雄伟建筑等。
与百尺楼相反的词语有:矮楼矮房、平房小院、低矮建筑等。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