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材的意思、三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材的解释

(1).指天、地、人。《易·繫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唐 褚亮 《祭方丘乐章·舒和》:“一德惟寧两仪泰,三材保合四时邕。” 宋 范仲淹 《易兼三材赋》:“《易》以设象,象由意通。兼三材而穷理尽性,重六画而原始要终。”

(2).三种人材:官人使吏之材,士大夫官师之材,卿相辅佐之材。《荀子·君道》:“材人愿慤拘録,计数纤嗇,而无敢遗丧,是官人使吏之材也。修饰端正,尊法敬分,而无倾侧之心;守职修业,不敢损益,可传世也,而不使侵夺,是士大夫官师之材也。知隆礼义之为尊君也,知好士之为美名也,知爱民之为安国也,知有常法之为一俗也,知尚贤使能之为长功也,知务本禁末之为多材也,知无与下争小利之为便於事也,知明制度权物称之为不泥也,是卿相辅佐之材也……能论官此三材者而无失其次,是谓人主之道也。”

(3).三位辅弼之才。《国语·晋语四》:“且 晋 公子,敏而有文,约而不諂,三材侍之,天祚之矣。”三材,指 狐偃 、 赵衰 、 贾佗 三人。

(4).三种材料。制作车轮的三种木材。《周礼·考工记·轮人》:“轮人为轮,斩三材必以其时。” 郑玄 注:“三材,所以为轂、辐、牙也……今世轂用杂榆,辐以檀,牙以橿也。”

(5).三种材料。指制弓的胶、丝、漆。《周礼·考工记·弓人》:“凡为弓,冬析干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 郑玄 注:“三材,胶、丝、漆者。”

(6).三种材料。古代指炊事必备的水、木、火。《吕氏春秋·本味》:“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 高诱 注:“三材,水、木、火。”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三材”是一个多义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解释,以下是其主要含义的详细说明:

一、传统经典中的含义

  1. 天、地、人
    源于《易经·繫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此处“三材”指宇宙构成的三大要素,象征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统一。

  2. 三种人材类型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可分为:

    • 官人使吏之材:基层事务执行者;
    • 士大夫官师之材:中层管理者与教育者;
    • 卿相辅佐之材:高级辅政人才(如《国语》提到的狐偃、赵衰、贾佗)。
  3. 材料相关
    古代工艺中指代不同用途的三种材料:

    • 车轮制作:三种特定木材;
    • 制弓材料:胶、丝、漆;
    • 炊事材料:水、木、火。

二、现代引申含义

在项目管理领域,部分资料提到“三材”可指代人才、材料、资金三个关键要素,但此用法属于现代引申,与传统解释关联较弱,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三、总结

“三材”的核心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古典文献中多指向天地人哲学观或人材分类,而材料相关解释则反映古代生产实践。若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易经》《国语》等古籍或权威词典(如、5)。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三材》的意思

《三材》是一个汉字词语,可以指代三种不同的材料、物质或素材。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三材》的拆分部首是「口」和「木」,其中「口」为左边的部首,「木」为右边的部首。根据字形结构,可以划分为4画。

来源

《三材》一词的来源比较明确。其中「三」表示数量,「材」表示物质。结合起来,表示三种物质。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指代不同的三种物质。

繁体

《三材》在繁体字中保持不变,仍然是「三材」。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三材」的写法与现代相似,没有明显的变化。

例句

1. 这个项目需要使用三种材料,分别是木材、金属和塑料。

2. 大自然赋予了我们丰富的三材,我们要善于利用。

3. 他的作品选用了三材的元素进行构图,展示了不同的观感。

组词

1. 原材料

2. 木材

3. 材料选择

近义词

1. 三种材料

2. 三种物质

3. 三种素材

反义词

1. 单一材料

2. 单一物质

3. 单一素材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