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名或画押。《宋史·高宗纪四》:“凡制敕非军期机速,必先书押而后报行。”《元典章·兵部三·起马置历挨次》:“其站官日逐书押,须要周而復始。” 邹鲁 《中国国6*民6*党史稿·光复之役》:“议定,众皆书押,剪辫髮,毁肩章,袖缠白布,以示决心。”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书押汉语 快速查询。
“书押”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为签名或画押,常见于古代文书、契约等场景。以下是详细解释:
“书押”是古代对签署行为的统称,兼具法律效力和仪式感。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来源中的诗词和史料。
《书押》是一个中文词汇,指的是在书籍上盖章或签名,以表示所有权、责任或保证等意思。
《书押》的拆分部首为“言”和“心”,总计5画。
《书押》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古代,为了保证书籍的版权以及防止盗版、篡改等,人们常常在书籍上盖章或签名,即《书押》。
《书押》的繁体字写作「書壓」。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今有所不同。虽然《书押》的字形并未发生太大变化,但书写方式可能与现代有所差异。
1. 他在每本书的封面上都做了一次《书押》,以确保这些书籍的版权。
2. 这间图书馆要求每本借出的书都需要做一次《书押》。
相关的组词有:
1. 书籍
2. 盖章
3. 签名
4. 版权
5. 防伪
与《书押》近义的词汇有:
1. 盖章
2. 手抄
3. 签名
与《书押》反义的词汇有:
1. 未盖章
2. 未签名
3. 未授权
柏油路班班板本学标容别管避世伯鸾怅而刺柏磁头但是倒言点次电子驱蚊器冻害笃定心思墩台访查肱被诟靳悍辟贺朔悔悖嘉会缰绳挟书令节介开建看钱客寝连科理亏鸾衡毛女洞麑鹿牛山悲派性片剂强扭的瓜不甜清慧轻剑任使三宥山穷水絶生愿十行本瞬视酸伤坍塌韬谞天付良缘渟潦通约涂觏顽扈委异武科瑕蛤祥佑小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