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绿乔木。产我国 广西 西南部,木质坚实细致,可供建筑、船舰、机械等用。为我国珍贵用材树种之一。
蚬木是一种常绿大乔木,属于椴树科蚬木属,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下是关于该词的综合释义:
1. 基本定义
蚬木(学名:Excentrodendron hsienmu)主要分布于中国广西西南部及云南东南部的石灰岩山地季雨林,木质以坚实细致著称,被列为珍贵用材树种。
2. 特征与生态
3. 用途与价值
蚬木木材硬度极高,被称为“钢铁之木”,用途包括:
4. 保护现状
因过度砍伐及种子寿命短、天然更新困难,蚬木被列为渐危物种,需严格保护。
5. 分布范围
核心分布区为广西南部,向北延伸至云南元江一带(北缘分布区)。
如需更详细生物学特性或保护措施,可参考植物学专著或林业部门资料。
《蚬木》(xiǎn mù)是一个指代昆虫类的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蚌类动物生活、繁殖的主要栖息地,也指蚌木或贝壳木。
《蚬木》是由“虫”部和“木”部组成的汉字词。其中,“虫”是虫子的意思,属于“生物”部首;“木”是木材的意思,属于“木”部首。此字的总笔画数为10画。
《蚬木》一词的来源较为古老。蚌类动物为一种常见生物,它们通常附着在木头或石头上生活和生长,所以称为“蚬木”。这个词由来已久,并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蚬木》的繁体字为「蜆木」。在繁体字中,“蜆”是蚌类的意思,与“蚬”意思相同;“木”仍然是指木材。
古代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但整体含义相同。古时候的《蚬木》字写作「蜆木」,有时候虫部的「蜆」字是由「虫」和「前」组合而成的。如今流传至今的写法更为通用,也更为简化。
1. 这片湖泊上遍布着蚬木,吸引了许多蚌类前来繁殖。
2. 他将一块蚬木雕刻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螃蟹。
《蚬木》可以与其他汉字组合形成一些新的词汇,例如:
1. 蚬木艇(xiǎn mù tǐng):指用蚌木制作的小船。
2. 蚬木林(xiǎn mù lín):指长满蚌木的森林。
《蚬木》的近义词是「蚬壳」。《蚬壳》指的是蚌类动物的外壳。
《蚬木》的反义词可以是「沙滩」。因为蚬木多生长于沙滩上,所以沙滩可以被视为蚬木的相反之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