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敬授人时 ”。
“敬授”是一个文言词汇,其核心含义源自成语“敬授人时”,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表达对天文历法的尊崇和传授。以下是详细解释:
出处
“敬授”出自《尚书·尧典》中的“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意为恭敬地观测天象、制定历法,并传授给百姓以指导农事。
字面解析
“敬授人时”在古代常指帝王颁布历法、指导农耕的职责,如《易经》提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尧舜时期也强调“协时月正日”以规范农时()。现代语境中,“敬授”单独使用较少,多保留在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
“敬授”的核心是古代统治者通过观测天象制定历法,并郑重地传授给百姓以指导生产,反映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如需更详细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尚书》或相关文献( )。
敬授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用于表达对他人敬重和恭敬,尊敬地给予某种荣誉、地位或知识等。
敬授的部首是攴(攵),拆分为攵和受。其中攴是指手持棍棒,表示动作,而受表示接受、承受。
敬授的总笔画数为14画。敬(11画)的笔画顺序为竖、点、竖折、撇、撇、横、横、横折钩。授(3画)的笔画顺序为横、竖钩。
敬授的来源比较晚,是在现代汉字中出现的词语。它没有繁体字形式,因为在中国简化汉字的过程中,并没有对该词进行改变或简化的必要。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敬授这个词并不存在。
1. 他对老师的知识和经验非常敬佩,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敬授。
2. 作为校长,他非常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经常敬授一些重要的岗位给那些有才华和潜力的老师们。
敬爱、敬重、敬仰、授予、授课、授衔
尊敬、崇敬、推崇、尊重
轻视、蔑视、不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