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朔晦的意思、朔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朔晦的解释

朔日和晦日。旧历每月初一日和最末一日。《汉书·李寻传》:“朔晦正终始,弦为绳墨,望成君德,春夏南,秋冬北。” 晋 杜预 《春秋长历论》:“始失於毫毛,而尚未可觉,积而成多,以失弦望朔晦,则不得不改宪而从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朔晦”是汉语中与农历日期相关的术语,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定义

“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此时月亮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呈现不可见状态;“晦”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即月末()。两者合称时,泛指月初与月末的日期,如《汉书·李寻传》记载:“朔晦正终始,弦为绳墨,望成君德。”

二、延伸含义

  1. 时间循环象征:古人通过朔晦标记月份周期,如晋代杜预在历法论述中提到,朔晦与弦望(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共同构成时间计量体系()。
  2. 文学比喻:部分资料(如)提到“朔晦”可引申为“光明渐暗”或“思绪混沌”,但此用法较少见于权威古籍,可能为现代引申义。

三、相关典故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不知晦朔”比喻生命短暂,强调时间认知的局限性()。


注:若需进一步了解历法细节或古籍原文,可参考《汉书》《后汉书》及《春秋长历论》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什么意思

《朔晦》是一个汉字词语,其中“朔”是指农历每月初一的日子,也可指“北方”、“北辰”等意思;“晦”则指每月的第15天,即农历月中的阴天。因此,《朔晦》可表示阴晦的日子,也有时用来形容黑暗、昏暗、朦胧等意境。

拆分部首和笔画

《朔晦》的部首是“日”,笔画数为6。

来源

《朔晦》一词的来源较为深远,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之一:“壮士发冲冠,昆仑降神剑。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其中,“天阶夜色凉如水”一句便用到了“朔晦”的意象。

繁体

《朔晦》的繁体字为“朔慤”。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字形可能会稍有不同。关于《朔晦》一词的古代写法有很多种,如“朔慤”、“朔蒺”、“朔晿”等。这是因为汉字在演变过程中,会有一些简化、变形或异体的情况。

例句

1. 这个小镇总是笼罩在一片朔晦之中,给人一种幽暗压抑的感觉。

2. 她的心情如同朔晦的天空,无法驱散的忧郁让她感到沉重。

3. 他的人生遭遇如同朔晦的黑夜,但他始终坚持相信黎明即将到来。

组词

朔月、朔风、晦暗、晦涩、晦气

近义词

昏暗、阴雨、阴霾、朦胧

反义词

明亮、晴朗、光明、明澈

别人正在浏览...

采文长拖拖成亲吃醋丑徒翠绕珠围单尽殿罚点行琱盘斗霜傲雪風佩凤舞龙蟠佛海否终斯泰负薪救火官府贯鱼之次衮衣綉裳话旧圂腴简固截翦结状金墉酒筹醵率剧曲开矿苛虐愧咎拦劝樏梩凉浆骊珠鑢锤枚数免冠密箐牧令披榛采兰溥畅乾荫切身体会歧黄轻隽伤寒神灯市道交使官收去水鸭望眼将穿晚志乌阑相问弦外之意下市黠驵犀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