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ne;exploit a mine] 开采矿产
亦作“ 开鑛 ”。开釆矿物。《清会典事例·户部八四·金银矿课》:“﹝ 乾隆 ﹞四十八年諭:‘ 回 部地方,採取金两,所得无几,且开矿聚集人等太多,未免遗累地方。’”《清史稿·食货志五》:“故其时 粤东 开鑛,较他省尤为厉禁。”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然且举 明 世廷杖、镇盗、大户加税、开矿之酷政,而尽除之。”
开矿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指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即通过工程手段从地壳中挖掘或提取具有经济价值的矿物资源(如金属、煤炭、石油等)。该词强调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早期释义侧重矿藏勘探与开发的结合。清代《康熙字典》引《说文解字》释“矿”为“金玉未成器者”,而“开”含“启封、发掘”之意,整体指向对未开发矿产的首次采掘活动。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
来源:《辞海(第六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
依据《矿业术语标准》(GB/T 17766-2020),开矿需经历探矿权获取、矿区规划、开采实施、环境修复四阶段,强调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2020)。
“开矿”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相关信息可综合如下:
开矿指开采地下的矿物资源,包括金属、非金属、能源矿产等。具体指通过挖掘、钻探等技术手段,从地表或浅层矿体中提取有价值的矿物。例如《清史稿》中提到的“开鑛”即为此意,强调对矿产的工业开发。
该词在清代文献中已有记载,如《清会典事例》提到乾隆年间因开矿聚集人群可能扰乱地方而限制开采,说明历史上对矿产开发的管控。章炳麟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也用此词描述资源开发活动。
根据矿体位置不同,分为:
该词有时被引申为“开始一项事业”或“探索新领域”。例如:
民间偶用“开矿”代指挖掘墓坑,但此用法非主流,需结合语境判断。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开采技术或历史案例,可参考地质学文献或矿业史资料。
飙驭不加捕系蝉貂陈訴春山大锅菜典切典正叠跃丁女飞飙复本覆橑搆害古刹珪珇古态汉阴老恒量胡浪护戎蒋士铨铰铰解券经帷兢业金叶书狷察绢扇嗑牙嘹嘴垒浪脸貌连署劣兄苓耳难割难舍偶力攀禽类槃珊铅部前軓挈壶祈谷塞翁善不射箭眚妖甚麽身图石蜐税人场贪慕谈瀛跳还铁力木兔园翫味无凑谢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