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点行的意思、点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点行的解释

[press-gang join the army according to list of recruits] 按名册抽丁入伍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唐· 杜甫《兵车行》

详细解释

谓按名册强征服役。 唐 杜甫 《兵车行》:“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少壮尽点行,疲老守空村。” 清 吴伟业 《马草行》:“府帖传呼点行速,买草先差人打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点行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从古代语用与现代语义两个维度解析:

一、古代军事征调术语

“点行”作为唐代户籍制度中的专有名词,特指官府按户籍名册强制征召壮丁入伍的行为。该词源于均田制与府兵制结合的社会背景,常见于描述安史之乱前后的兵役压迫现象。唐代诗人杜甫在《兵车行》中写下“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以“点行频”揭露频繁征丁导致的民生疾苦。《辞源》亦注:“点行,按户籍点名征召役夫”,强调其强制性特征。

二、现代汉语引申义

当代语境中,“点行”的军事含义逐渐弱化,可引申为“按名单逐一点名调度”的动作,如《汉语大词典》释为“按次序点名进行”,适用于组织活动中的人员安排场景。部分方言区仍保留“点行”表述,指代特定流程中的逐个确认行为,但此用法已非现代通用词汇的主流。

网络扩展解释

“点行”是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指按名册强制征召百姓服役或入伍的行为,常见于唐代文献及诗歌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点行”意为根据户籍名册强制征召青壮年参军或服劳役,具有强制性特征。例如杜甫《兵车行》中“行人但云点行频”,即反映频繁的强制征兵现象。

  2. 历史背景
    该词多用于唐代,与当时频繁的战争和兵役制度相关。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中“少壮尽点行”进一步印证了青年被大规模征召的社会现实。

  3. 文学引用
    唐代诗人常以“点行”批判统治者的苛政,如杜甫通过《兵车行》描绘百姓因征兵家破人亡的惨状,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4. 近义词与延伸
    类似概念包括“征役”“抽丁”,均指强制性的服役制度。清代吴伟业《马草行》中“府帖传呼点行速”则扩展了该词在劳役场景中的应用。

“点行”是古代强制征兵的典型表述,兼具历史与文学价值,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兵役压迫。

别人正在浏览...

暗幽幽补正成衣吃蝨留大腿忡怛矬人丹凤舄倒産德门彫薄掉向玎珰定估洞豁法律关系蜂巢奋勇前进干哕高谈弘论拱手而降关文虾蟆护魧鱼子后敍货声鹄韵俭恪肩注交路劫簸截获惊逃井中泥沮折嵁绝可耐劣性丽丽临拓历世摩钝南夷黏叶牛郎星蟠木喷火启宠纳侮三贤十圣撒唚山甸屎溺试探手爪子疏嬾四无量心思永昙花诬矫下吧消却喜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