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书板的意思、书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书板的解释

亦作“ 书版 ”。以雕板印刷术印书的底板。 宋 苏轼 《乞赐州学书板状》:“伏望圣慈,特出宸断,尽以市易书板赐与州学。”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 杭州 严曙声 烺 赠云:‘但见 三吴 书板盛,不知十载选楼忙。’”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二:“ 河南 久被兵火,未知书版不散失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书板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语义特征的复合词,现从词典学角度分三部分解析:

一、基本释义

“书板”由“书”(书写)与“板”(木板)构成,原指刻写文字的木质载体。《汉语大词典》定义其为“刻字或写字的木板”,属古代文献记录工具,功能类似简牍,常见于先秦至汉代。

二、历史演变

据《说文解字》考据,“板”通“版”,商周时期即以木片为文字载体。秦汉时期,书板与竹简并用,后随造纸术发展逐渐被取代。考古发现如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印证了书板在律令文书中的实际应用。

三、文化引申

在文学语境中,“书板”衍生为“典籍”的代称。宋代《太平御览》载“藏书板于秘阁”,此处指代典籍刻本。现代汉语中该词使用频率降低,仅存于古籍研究及特定成语(如“韦编三绝”关联简牍文化)中。

网络扩展解释

“书板”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主要包含以下两类解释:

一、雕版印刷的底板(主流含义)

  1. 定义
    指古代雕版印刷中用于印制书籍的木质底板,即雕刻文字或图案的木板。通过刷墨、覆纸等工艺实现批量印刷。
  2. 文献依据
    • 宋代苏轼在《乞赐州学书板状》中提及将市易书板赐予州学,用于印刷教材。
    • 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三吴书板盛”描述江南地区印刷业的繁荣。
  3. 材质与用途
    多用梨木、枣木等硬木制成,因木质细腻不易变形,适合长期保存和反复印刷。

二、打击乐器(较少见释义)

  1. 定义
    一种传统打击乐器,用紫檀、红木等硬木制作,无固定音高,音色坚实短促,穿透力强。
  2. 使用场景
    多见于戏曲伴奏或民间音乐中,通过敲击节奏增强表演效果。

三、使用建议

若需进一步考据,可查阅《中国印刷史》或《传统乐器考》等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骆柏翳宝奁比侔钞引坼副尺棰充然楚丽逴覆大夜断纸余墨反目烦惋法人股发威非昔是今沸郁分资共国官廨海蟹汉帜厚夜淮北黄桑呼韩斠紬洁素节堂苴杖刊啓客容夸骜鑛镤恋奶料豆里椁淋淫芦苻露陌忙并难舍难分儜弱烹鬺喷吐品定乾步情不可却启述启验区节算盘摊牌亭菊文字飨糖猇亭小有清虚之天小子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