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胪言的意思、胪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胪言的解释

传言;流言;群体之言。《国语·晋语六》:“风听臚言於市,辨祅祥於謡。” 韦昭 注:“风,采也。臚,传也。采听商旅所传善恶之言。”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飞语一发,臚言四驰。”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原叙》:“爰取昔日所藏,詮次成帙,坿陈肊见,以当臚言,藉备异日史家之采择。”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总统之选,非能自庸妄陵猎得之,必其尝任方面与为国务官者,功伐既明,才略既著,然后得有被选资格,故虽以全国人民臚言推举,不至怐瞀而失其伦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胪言”是一个古典汉语词汇,其含义与“传语”“陈述”相关,主要用于正式或官方语境中。以下为具体解释:

  1. 字义分解

    • 胪(臚):读作lú,本义为传告、陈述,常见于古代官方文书或礼仪场合。例如“胪布”指宣布、陈述,“胪句”指上传下达的传话行为。
    • 言:指言论、话语。组合后“胪言”即“传达的言论”或“陈述的话语”。
  2. 文献用例
    根据《国语·晋语》记载:“风听胪言于市”,意为通过市井传言了解民情,此处的“胪言”指民间流传的言论。另《汉书》提到的“九宾胪句”则展现了古代礼仪中上传下达的传话流程,体现其官方用法的严谨性。

  3. 应用场景
    “胪言”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正式文体,如官方公告、礼仪程序中的信息传递。例如“胪情”指陈述心情,“胪传”指逐级传告,均强调正式性与层级性。

  4. 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该词已罕见,仅在研究古籍或特定修辞时出现,需注意其古典色彩。

总结来看,“胪言”是古代对传言或陈述行为的雅称,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指向的传达方向(如上对下或下对上)。

网络扩展解释二

胪言的意思

胪言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明代官员在奏报上附写的正文内容。在明代,奏报是官员向朝廷上报事务的一种正式文件,而胪言则是奏报的正文部分。

拆分部首和笔画

胪言的字形结构是由背部(背)和云部(云)组成,其中背部是左边的部分,云部是右边的部分。

胪言的总笔画数为16画。

来源和繁体

胪言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的官方文件中,用于指代奏报的正文部分。胪言是由胪(lú)和言(yán)两个字组合而成的。胪在这里表示官员给朝廷报告事务的意思,言则表示语言、文字。

在繁体字中,胪言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胪言的字形与现代写法基本相同。

例句

1. 官员们在奏报中详细陈述胪言,以期引起朝廷的重视。

2. 这份胪言内容详实,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交代清楚。

组词

胪笞(lú chī):指明代由监察御史或巡按御史进行的责罚官员的刑罚。

胪列(lú liè):指在文件或清单上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列举。

近义词

奏报、奏疏、奏章

反义词

胪言的反义词是“胪言”非胪言的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鞭蹬并时柴立不阿尘色牀帐啛啛喳喳调茬读命钝学累功奋疾腐殖土高哲悍梗寒缩韩湘皇枝会撮价格将官揭条经程伎巧灸草旧要沮动郡试鲙残鱼梁山吟俚言洛阳花陆战禡旗没计奈何渺无人踪明敏明情明世幕府农谚贫顇评审铺模迁令乾馏前委穹隆气习阮郎迷社会教育寿对庶龟堂族痰厥提教通化推手窝圆乡服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