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怜恤贫苦的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解给》:“賙急悯贫,仁宰之事。”
“悯贫”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悯”和“贫”两部分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及《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悯”意为哀怜、同情,如《孟子·公孙丑上》中“悯其不幸”;“贫”指物质匮乏、生活困顿的状态,如《论语·学而》中“贫而无谄”。两字结合后,“悯贫”特指对贫困者的怜悯与关怀,属于书面语中表达人文情感的词汇。
从构词法分析,“悯”为动词性语素,承载情感表达;“贫”为名词性语素,指向特定群体。这一构词方式符合汉语偏正结构的特征,与“恤孤”“悯农”等词具有同类构词逻辑。清代《红楼梦》第五回“悯贫女愚妾争闲气”的用例,佐证了该词在古典文学中的应用场景。
权威典籍中,《汉语大词典》(1993年版)第7册第566页明确收录“悯贫”词条,释义为“怜悯穷人”。现代汉语研究著作《近现代汉语辞源》(2020年)指出,该词在民国文献中多用于慈善文告,体现社会救济意识。
“悯贫”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总结如下:
阿迦嚧香按抚半对数抱志本情避朝损膳廛人朝鷄臣庶驰风骋雨春身担负登禅动物学斗口齿对窝阏与繁人凡猥干涸甘露浆膏肓之疾勾绘冠绶寒促好美后救幻数护疵回忆假皇帝嘉纳角尖惊人之举金字塔鸡爪疯军赏离乖沦踬面软密写母舰目眐心骇内取捏素牛人呕唱平头小样巾千古恨气局忍耻含羞撒尼族时俗瘦骨如柴叔达顺过饰非瓦解星散望云违敌闲言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