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拾取。引申为得益。淑,通“ 叔 ”。《孟子·尽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焦循 正义:“私淑艾者,即私拾取也……未得为 孔子 之徒,而拾取於相传之人,故为私。”
(2).指受教于人,或教诲他人,使在学问上得益。 清 钱谦益 《常熟县教谕武进白君遗爱记》:“乡人士之淑艾於 白君 者,皆 荆川 之遗也。” 清 钱谦益 《<新刻震川先生文集>序》:“日月逾迈,老将至而髦及,无以昌明先生淑艾之教。譬诸萤火熠熠,欲流照於须弥之顶,亦自愧其微末已矣。”
“淑艾”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ū ài,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拾取、得益
该义项中,“淑”通“叔”(古文中“叔”有拾取之意),指通过积累或学习获得益处。例如《孟子·尽心上》提到“私淑艾者”,即指未能直接受教于师,但通过间接学习获益。
学问上的授受关系
既可表示受教于人而得益,也可指教诲他人使其在学问上进步。清代钱谦益的文献中多次使用此词,如“淑艾於白君者”即指受教于白君之人。
词源与争议
部分资料(如、8)将“淑艾”解释为“善良贞淑”,但这一说法权威性较低,可能是对“淑”单独含义的引申或误读。主流观点仍以经典文献中的“得益”“受教”为核心。
应用场景
多用于古文或学术讨论,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例如造句:“乡人士之淑艾於白君者,皆荆川之遗也”(清·钱谦益)。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孟子》及清代文献,或查阅权威词典(如、2、6)。
《淑艾》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女子温柔善良、品德高尚。这个词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德和优点。
《淑艾》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氵”和“艹”,其中“氵”表示水,而“艹”表示草,结合起来表示与水、草相关的意思。这个词的总笔画数为13笔。
《淑艾》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墨子·非攻篇》。在繁体字中,这个词的写法为「淑艾」。
古代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淑艾》一词的基本形状和意义并没有变化。在古代的写法中,有些汉字的构造和现代写法有所差异。
1. 她举止温文尔雅,品行端庄,在大家心中是个淑艾女子。 2. 作为一个淑艾之人,她总是待人和善,举止大方。
1. 淑女:指有教养、文雅、温柔的女子。 2. 淑媛:指温顺贤良、慈祥美好的女子。
1. 贤良:品德高尚、有道德修养的女子。 2. 善良:心地善良、待人诚实、慈善行为多的人。
刁蛮:指行为不顺、态度任性、难以相处的女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