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指戏馆年终停演。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封台》:“封印之后,梨园戏馆择日封臺,八班合演,至来岁元旦则赐福开戏矣。”
“封台”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个义项:
一、戏曲行业术语 指传统戏班在年终停止演出的仪式,又称“封箱”。戏班将演出道具装箱封存,贴上“封箱大吉”红纸,全体演员需反串表演封箱戏。该习俗源自清代宫廷演剧制度,据《中国戏曲志·北京卷》记载,京城四大徽班每逢腊月廿三举行封台仪式,焚香祭拜老郎神。
二、建筑学引申含义 指古代帝王封禅仪式中修筑的祭天台。《史记·封禅书》载“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特指泰山顶的圆形祭坛。唐代杜佑《通典》描述封台形制:“圆坛径五丈,高九尺,四壁各依方色”。
现代语境中偶见引申用法,如“学术封台”比喻终止某领域研究,但此类用法尚未被权威辞书收录。建议具体语境中结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基础释义进行理解,该词典对行业术语收录标准可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说明。
“封台”是传统戏曲行业中的术语,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指旧时戏馆在年终时暂停演出的习俗,通常选择吉日举行最后一场演出后停演,直至新年再恢复。
时间与仪式
多在农历年末进行,与“封印”(官府停止办公)时间相近。戏班会联合演出“封台戏”,例如八班合演,次日正式停演。
别称与关联
又称“封箱”,两者均指年终停演,但“封台”更侧重戏馆整体停业,“封箱”则指戏班收存演出道具的行为。
历史记载
清代《燕京岁时记》提到:“梨园戏馆择日封台,至来岁元旦赐福开戏”,说明这一习俗在清代已制度化。
封台不仅是行业惯例,也承载祈福寓意。戏班常选择吉祥戏码(如《贵妃醉酒》)作为年末封台演出,象征圆满结束并祈求来年顺利。
如需更详细的文献考证或诗词例证,可参考中的宋代、明代诗文引用。
阿滥堆抱伏宸仪持之有故虫灾词源翠雾砥墆盾鼻二十四考中书令反情烦细甘露寺个底龟占镐京浣花草堂胡妖江东父老谫刻角铁杰骜极目远眺纪念禁膳旧丘沮散凯切媿赧两河俪句历稔笼山络野乱军毛茸名从主人摸哨破相宗钤尾青剑青庐蜻蜻撒盐赦令神锦衾十夫客守禁疏族四明南词塔头腾焰飞芒投献土口兔齧鼃音闰位瓦枕仙井监仙童遐戎谐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