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命于天”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其含义及背景可总结如下:
典籍来源
历史应用
“受命于天”是古代中国君权合法化的核心理论,通过典籍、器物和政治实践渗透到社会文化中,成为维系封建统治的重要思想工具。
《受命于天》是一个成语,意为接受上天的派遣,担负重要的使命或任务。
《受命于天》由三个部首组成,分别是又、口、干。它的总笔画数是十五画。
《受命于天》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背景。古人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存在,能主宰人间一切事物。人被天命所赋予了责任和使命,必须服从天的安排,承担起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受命于天》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受命於天」。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和现在有所不同。根据古代书法和文字考古的研究,古代的《受命于天》可以写作「受令于天」或「受命于天川」等形式。
1. 他被选为领队,意味着他受命于天,要带领团队完成艰巨的任务。
2. 这位总统接受了人民的信任,表示他愿意受命于天,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尽心尽力。
3. 这次挑战对他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他相信自己已经受命于天,将会成功克服一切困难。
1. 使命
2. 使者
3. 任务
4. 接受
5. 天命
1. 天命
2. 天启
3. 上天
4. 天命的责任
1. 违背天意
2. 背叛使命
3. 天命之外
4. 无视命令
坌愤瑸晖财产才决诚必吃板子充栋汗牛雠法垂耳下首纯阳词伯当家作主掉膘冻酒恶语中伤繁说干浼歌台舞榭官告孤蔽孤孺函人讙惊华夏贿托硷气挢揉醮祀基本矛盾叽叽哇哇精汰劲骨丰肌记事儿寄鴈传书絶徼絶理沮恐浪船连气六幺令隆俊笼禽槛兽披头散发剖摘黔黑迁叙驱骇戎阃赏节山水弄膳宰拾带重还倏歘恬如通酬铜盘土头无价之寳无万数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