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requency band] 声波、无线电波或光波的一系列连续频率范围之一。亦称“波段”
在电磁波或声波波谱中的一段波长范围。
频带在汉语词典中的规范解释指电磁波或声波频谱中特定范围的频率集合。该术语广泛应用于通信、声学及电子工程领域,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以下两点:
频率范围的界定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频带指“在电磁波或声波中,具有一定宽度的频率范围”。例如无线通信中,调频广播占用88MHz-108MHz频带,该范围决定了信号传输的容量与抗干扰能力。
技术场景中的分类功能
在《电子学术语国家标准》(GB/T 2900.56)中,频带强调对频谱资源的划分管理。不同频带特性差异显著:
这种划分保障了各类通信系统(如5G、卫星导航)的并行运作。
关联概念
频带宽度(带宽)作为关键衍生术语,指频带上限与下限频率之差,单位为赫兹(Hz)。例如语音通话需4kHz带宽,而高清视频传输需>10MHz带宽,直接决定信息传输速率。
参考资料: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 全国电工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B/T 2900.56-2018 电工术语 控制技术》.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8.
频带是通信和信号处理领域的核心概念,主要描述信号或信道所占据的频率范围。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定义与基本概念
频带(Frequency Band)指电磁波(如无线电波、光波)或声波在频谱中占据的连续频率范围,也被称为“波段”。在通信中,频带宽度(即带宽)决定了信号传输的容量和质量。例如,模拟电话信号的频带为3100Hz,而一个PAL-D电视频道的频带为8MHz。
应用领域
频带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网络传输、声学等领域。在无线通信中,不同频段被分配给不同用途(如5G、Wi-Fi)以避免干扰。对于数字信号,频带宽度还与数据传输速率相关,频带越宽,单位时间可传输的数据量越大。
单位与分类
频带与带宽的关系
频带强调频率范围本身,而带宽通常指该范围的宽度。例如,频带可能指2.4GHz-2.5GHz,带宽则为100MHz。两者常被混用,但带宽更侧重“能力”描述(如信道最大支持宽度)。
实际案例
如需进一步了解不同频段划分(如HF、UHF)或技术细节(如调制方式对频带的影响),可参考通信工程类资料。
百苛骖风驷霞馋痨吃定厨监春泽词友悼愓大着作共犯关东光杆儿规旋矩折红灯照猴头护脱交账夹私诘晓晋鼓晋明泂酌久惯老诚极刑积疹居宇坤厚括春老谱老叟连冈领款黎彦媢怨名德明示南乐女罗偏令迁隶牵援切中衢盘惹祸招愆圣驾笙匏神胄世事炎凉石渚说引塌八四鼗耳恬卧停难吞夺屠佐外意无间是非细读谢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