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芍陂的意思、芍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芍陂的解释

[Quepi lake] 又名“期思陂”。古代淮水流域最著名的水利工程。相传系春秋楚相孙叔敖所凿,在今安徽寿县东。

详细解释

又名 期思陂 。古代 淮水 流域最著名的水利工程。相传系 春秋 楚 相 孙叔敖 所凿,在今 安徽 寿县 南。因引 渒水 经 白芍亭 东积而成湖,故名。《后汉书·循吏传·王景》:“郡界有 楚 相 孙叔敖 所起 芍陂 稻田。” 李贤 注:“陂在今 寿州 安丰县 东。陂径百里,灌田万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芍陂(sháo bēi),又称安丰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灌溉工程,现位于安徽省寿县境内。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词典释义

芍陂指古代淮河流域的大型陂塘蓄水工程,始筑于春秋时期,主要用于蓄水灌溉农田。在《汉语大词典》中释义为:“古代淮水流域著名水利工程,相传为楚相孙叔敖所造,在今安徽寿县南。”(来源:《汉语大词典》第9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辞海》进一步解释:“芍陂是淮河流域最早的大型陂塘,兼具灌溉、防洪功能,对江淮农业开发影响深远。”(来源:《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


二、历史背景

  1. 建造者与年代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芍陂为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主持修建(约公元前598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大型陂塘工程之一(来源:《中国水利史纲要》,姚汉源著,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年)。

  2. 功能与结构

    工程通过拦截淠河水形成蓄水库,灌溉面积曾达万顷,并调节淮河支流水量(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周魁一著,科学出版社,2002年)。


三、文化价值

芍陂被列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015年),《水经注》称其“周百二十里”,后世誉为“天下第一塘”(来源:《水经注·肥水》,郦道元撰,中华书局,2009年)。其名称“芍”源于当地芍草,“陂”即蓄水池塘,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地貌的利用智慧。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芍陂”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概况

芍陂(què bēi)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由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主持修建于公元前597年左右。位于今安徽省寿县南郊,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比都江堰、郑国渠等更早,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陂塘型灌溉工程,2015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二、名称与别称

三、历史作用

  1. 经济与军事意义:灌田规模在鼎盛时期达万顷(约合现代67万亩),使楚国淮南地区成为富庶粮仓,为楚庄王称霸春秋提供重要支撑。
  2. 历代维护:东汉王景、三国邓艾、隋唐官府均进行过大规模修缮,宋代增设斗门完善排灌系统。

四、工程结构

五、现代价值

现为淠史杭灌区反调节水库,蓄水量约73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2万公顷(约63万亩),仍对当地农业发挥重要作用。


芍陂不仅是中国水利史的里程碑,更是持续发挥效用的“活遗产”,其命名读音(què bēi)与历史地位均体现了古代工程的智慧。

别人正在浏览...

败死弊屦补济敞开赤鷩赤鳞娖搦箪豆见色嫡派放赎浮点数攻难工缛刮板桂月河原璜宫画心纸哗纵贱妓检书节季急节克举苦剧焜烨礼禁栗陆龙跳迷糊民庶木椁墓母氏攀延炮石平弱蒲菴翘舌音柔善儒豪弱烛光灯善绻少奶奶蛇书适当其冲实女时上誓天指日鼠狼书同文,车同轨殊源随机变量腾跚悌顺外裔王枚务工舞师寤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