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天历的意思、天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天历的解释

见“ 天历 ”。


亦作“ 天歷 ”。1.历法。《史记·太史公自序》:“五年而当 太初 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历始改,建於明堂,诸神受纪。”

(2).犹天命。指帝位。《文选·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 陶唐 既谢,天歷在 虞 。” 李善 注:“天歷,天之歷数。”《梁书·萧琛传论》:“及践天历,任遇甚隆。”

(3). 太平天囯 的历法。公元1852年起施行于 太平天囯 管辖地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天历"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结合权威辞书及历史文献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天象运行的规律

指天体运行的时序、周期或自然法则。《汉语大词典》释为"天时的运行",强调其自然属性。古人观测日月星辰的轨迹以掌握季节更替,如《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即体现此概念。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第3册第112页。

二、专有名词:元代官方历法

特指元文宗图帖睦尔在位时的年号(公元1328-1330年),亦指该时期颁行的历法制度。据《元史·历志》记载,天历元年命司天监重修历法,承袭郭守敬《授时历》精髓,确立以365.2425日为回归年长度的精准测算体系。

来源:《元史·历志一》,中华书局点校本,卷五十二。

三、文化引申:天命与统治象征

古代将历法视为"天命"的具象化表达,如《汉书·律历志》称"历者天地之大纪"。元代以"天历"为年号,既宣示政权顺应天时,亦强化皇权与宇宙秩序的联系,体现"天人感应"思想。

来源:《中国天文史话》,陈久金著,北京出版社,第四章第三节。

"天历"核心含义涵盖自然规律、历史年号及文化符号三重维度,其解释需结合具体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

“天历”一词在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有多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中国古代历法系统

指古代天文学家根据天象变化制定的历法,用于记录和预测天文现象、节气等。其内容融合天文学、数学等学科,强调精确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和运动规律。

2.象征“天命”或帝王正统性

在古代文献中,“天历”被引申为“天命”,指代帝王统治的合法性。例如《文选》中提到“天历在虞”,即通过“天之历数”强调政权的正统性。

3.历史上的年号

4.太平天国历法

太平天国于1852年推行《天历》,简化传统农历,删除吉凶禁忌,强调实用性。该历法每月固定30天,无闰月,以节气为月份划分依据。



“天历”涵盖历法、政治象征、年号等多重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史记》《梁书》等古籍或日本平安时代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白话诗扮戏子辩法鼻疽鄙陋饬材楚王萍怛悼大离话倒背手,倒背手儿迭配二致方足革除拱辰管攻没宫省公有观玩瓜熟回访回聘狡佞紧抱惊駴精了进面宽中梨园行龙腾虎啸卖懵每逢门摊溟泠拗花排击痞塞青嵓琼林宴铨法誳诡攘背戎棨三山骨三条路嬗娟沈逊食租衣税四节随手簿恬安提问同文寺顽腐杌臲乌巷无以啸侣小宗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