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首露的意思、首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首露的解释

指承认过错或坦白罪行。《唐律疏议·名例·盗诈取人财物首露》:“诸盗诈取人财物而於财主首露者,与经官司自首同。”《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元年》:“初, 元昊 反,阴诱属 羌 为助, 环庆 酋长六百人约与贼为乡导,后虽首露,犹怀去就。”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首露”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该词存在两种主要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1. 承认过错或坦白罪行(主要见于历史文献及法律条文)

    • 出自《唐律疏议》等古代法典,指主动向受害者或官府坦白罪行,可类比“自首”。例如:“盗诈取人财物而于财主首露者,与经官司自首同。”(《唐律疏议·名例》)
  2. 首次显露/出现(现代引申用法)

    • 如“首露笑靥”形容初次展露笑容,“青龙藏首露尾”描述部分显露的状态。

二、词源解析

三、使用场景

  1. 古代法律:涉及罪责坦白的文书(如《续资治通鉴》中记载的部落首领行为)。
  2. 文学描述:刻画人物初次登场或事物部分显现的状态(如“年青的脸庞回首露出”)。

四、注意歧义

需根据上下文区分具体含义。例如“首露马脚”可能指向“初次暴露”,而“向官府首露”则明确指向认罪行为。

网络扩展解释二

首露

首露,是一个成语,意指第一次显露或展示。该词的拆分部首为“首”和“露”,部首分别是“首”和“雨”,它们代表了阳光初现于山巅的景象。它的总笔画数为17,其中“首”部的笔画数为9,而“露”部的笔画数为8。

“首露”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其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形容了大自然美丽的景色首次显露出来。

在繁体字中,“首露”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在有所不同。古代人写汉字时,执行的是“八分法”,即一个字的空间被划分为上下、左右和四个角,每个部分按照一定的次序填写笔画。所以,“首露”在古代的汉字写法是:

首=下(一)+口(三)+一(二)+去(八)

露=雨(三)+丁(一)+去(八)

以下是使用“首露”的一些例句:

1. 这部电影是他首露导演才华的作品。

2. 比赛刚开始,他就首露利爪,以超高的得分领先。

3. 她迟迟不愿首露真容,让人越发好奇。

“首露”的一些组词包括:初露、首征、首次、首席、首届等。

与“首露”意思相近的词语有:“初现”、“初露锋芒”。

与“首露”意思相反的词语有:“暴露”、“公开”。

别人正在浏览...

拜天地保密通信崩缺禀姿臂助禅窟乘边瓷雕辞阙噉饭地道傍筑室倒语跌宕格蝶骨定名笔斗煎俛首帖耳幅陨高门大户高骞功标青史拱架汞溴红规饬蒿菜化被万方寄褐镜画敬老尊贤竟世急先锋军赐枯魄临丧力排众议马克马师皇木格醅醁穷观取土坑攘攘扰扰阮肇山崩钟应上佐少见失魄说艺素志太湖殄戮田烛调控缇帙妄心问心小儿科小伙子蟹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