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时效的意思、时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时效的解释

(1) [effectiveness for a given period of time]∶指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发生的效用

组织生产活动要注重时效

(2) [aging]∶金属或合金在大气温度下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过饱和固溶体脱溶和晶格沉淀而使强度逐渐升高的现象

(3) [prescription]∶法律所规定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诉讼权利的有效期限

详细解释

(1).指在一定时间内能起的作用。 徐特立 《各科教学法讲座·前言二》:“不要因为过去的书本失了时效,而今天的临时书本缺乏正确性,因而轻弃书本。”《人民日报》1953.12.28:“同时又不失时效地组织群众生产活动,以求得在群众热情的拥护下把几项工作同时做好。”

(2).法律所规定的有关刑事责任和民事诉讼权利的有效期限。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时效”一词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一、法律领域

  1. 民事时效

    • 诉讼时效(消灭时效):权利人未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权利,义务人可主张抗辩。例如:身体伤害赔偿、商品质量纠纷的诉讼时效通常为1年,其他民事权利一般为2年。老挝民法典规定合同权利消灭时效为3-10年。
    • 取得时效:长期占有他人财产达法定期间可取得所有权,如老挝规定不动产需20年、动产需5年。
  2. 刑事时效

    • 追诉时效:超过法定期限不得追诉犯罪,如我国刑法规定最高刑为死刑的犯罪,追诉时效可达20年。

二、材料科学领域

指金属或合金在特定温度下因过饱和固溶体脱溶和晶格沉淀而强度升高的现象,分为自然时效(室温)和人工时效(加热)。


三、一般语义

指时间限制或有效期,常见于:


四、核心特征

时效制度的共性包括:

  1. 依赖事实状态的持续存在(如长期占有或权利不行使);
  2. 法定期间决定法律效果;
  3. 属于法律事实(非当事人意志决定)。

可通过法律条文、材料处理规范或协议约定查询具体时效标准。

网络扩展解释二

时效

时效是指某件事物的有效期或有效性。根据《辞海》,“时效”的拆分部首是“⾯”和“⽇”,笔画数为10。“时效”的来源可追溯到古代汉语中,其在繁体中的写法是“時效”。

古时候,“时效”的写法稍有不同。在《康熙字典》中,称为“時傚”,拆分部首依旧为“⾯”和“⽇”,但是“时”字的写法略有不同。此外,《康熙字典》还有一种古代写法为“時縮”。

以下是一些关于“时效”的例句:

1. 这份合同的时效为一年,过期后需要重新谈判。

2. 药物的时效只有几小时,必须按时服用。

3. 这款产品的时效非常长久,使用后效果依然明显。

“时效”的一些相关词汇有:

1. 组词:时效性、时效表、时效性能、时效测试

2. 近义词:有效期、有效性、时效性

3. 反义词:失效、无效、无时效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