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又的意思、复又的详细解释
复又的解释
犹言又;再一次。
出处: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卢 相 迈 不食盐醋,同列问之:‘足下不食盐醋,何堪?’ 迈 笑而答曰:‘足下终日食盐醋,复又何堪矣。!’”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一回儿才得回来,复又出去。”
词语分解
- 复的解释 复 (①复④復⑤複) ù 回去,返:反复。往复。 回答,回报:复命。复信。复仇。 还原,使如前:复旧。复婚。复职。光复。复辟。 再,重来:复习。复诊。复审。复现。复议。 许多的,不是单一的:重(巒 )
- 又的解释 又 ò 表示重复或继续,指相同的:今天又下雨了。 表示加重语气、更进一层:你又不是小孩! 表示几种情况或几种性质同时存在:又高又大。 再加上,还有:又及。十又五年。 表示转折:这个人挺面熟,一下子又想
专业解析
"复又"是一个汉语副词,用于表示动作或情况的重复发生或再次出现,相当于“再次”、“又一次”、“重新”。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 词义解析
-
核心含义:表示重复或再次
- "复"本身有"重复"、"再"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 "又"也表示"重复"、"继续"(《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 两者结合,"复又"强调同一动作、行为或状态在之前发生的基础上又一次出现。
-
强调意味:
- 相较于单用"又"或"再","复又"带有更强的书面语色彩和一定的强调意味,突出动作或情况并非首次发生,而是重现或延续。
二、 用法特点
-
修饰动词: 主要用在动词前,修饰动词,表示该动作再次进行。
- 例:他思索片刻,复又提笔疾书。(强调“提笔”这个动作在中断后再次开始)
- 例:风波平息后,生活复又归于平静。(强调“归于平静”的状态重新出现)
- 来源:此用法在古今汉语中均常见,体现了副词的基本功能(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年)。
-
书面语色彩:
- "复又"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低于"又"、"再"、"再次"等词,更常见于书面语、文学作品或较为正式的场合,以增强文雅或庄重感。
- 来源:现代汉语副词系统具有语体差异特征(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年)。
三、 词源与演变
- 古已有之: "复又"作为副词表示"再次"的用法在古代汉语中就已存在,并延续至今。
- 例(古):"居无何,上至,复又怒。"(《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 来源:古代汉语副词研究证实其历史延续性(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1992年)。
- 现代沿用: 在现代汉语中,它保留了核心的"再次"义,但主要活跃在特定语体(书面、文学)中。
四、 现代语料示例
- "雨停了片刻,复又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突出雨的停止是短暂的,接着又继续下)
- "他放下电话,复又陷入沉思。"(强调放下电话后,沉思的状态重新出现)
- 来源:此类用法广泛见于现当代文学作品及规范书面语中(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
“复又”是一个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副词,核心意义是“再次”、“又一次”,用于修饰动词,强调动作、行为或状态在原有基础上的重复发生或重新出现。其构成体现了“复”与“又”在表重复义上的叠加,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于书面语体和文学作品。
网络扩展解释
“复又”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fù yòu,表示动作或状态的重复发生,相当于“再次”“又”或“重新”。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 核心含义:指某一动作或情况在之前发生的基础上再次出现,强调重复性。
- 常见用法: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现代口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用法与例句
-
表示重复动作
- 例1:他刚坐下,复又起身查看门外的动静。(《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 例2:夏日的倦鸟飞离窗前,复又鸣唱。(例句)
-
强调递进或转折
古籍与权威引用
- 唐代李肇《唐国史补》中记载:“足下终日食盐醋,復又何堪矣!”
- 清代《儿女英雄传》多次使用该词,如“復又出去”等,体现其历史沿用性。
注意事项
- 现代使用:当代语境中,“复又”常被“又”“再次”替代,但在文学、历史类文本中仍可见到。
- 易混淆词:需与“反复”(多次重复)、“复归”(回归原状)等词区分。
若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闇惰百举百捷半饱邦组饱膈保子垂饰怱促皴厘黨衆到敢掉荡垩本耳择府廨广斥鬼神不测和齐喝探贾仇较少家宰金磾香惊险静逸臼窠罥挂嵁絶可敦客梦狂走亏耗蜡坛冷峻罹祸龙皮龙翔凤跃嬲恼破家丧产侵耗乞取启诱三原沙貛韶绮哨厮舌端月旦折肱宿铁刀田背恬淡无为天营铁唤头体骸骰盘頽溏驼李万不得已污毁销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