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奉令承教的意思、奉令承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奉令承教的解释

遵从命令,接受教诲。 战国 乐毅 《报燕惠王书》:“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奉令承教”是由“奉令”与“承教”组合而成的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为遵从命令并接受教导,体现对上级或权威指示的严格执行。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词源与结构 该成语由两部分构成:①“奉令”指恭敬地接受指令,“奉”含尊重与执行的双重语义,如《说文解字》释“奉”为“承也”,即双手捧物以示敬意;②“承教”意为接受教诲,“承”在《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中解释为“受也”,引申为对知识或指示的接纳。两部分结合后,形成强调“从令”与“受训”并行的行为模式。

二、基本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奉令承教”特指严格遵循命令并虚心接受指导,多用于描述下属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的服从态度。例如《战国策·燕策二》中“臣奉令承教”即表现臣子对君命的绝对遵从。

三、用法特征

  1. 语境限定: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如《成语源流考》指出其常见于古代公文与历史文献,现代多用于强调组织纪律或学术传承场景。
  2. 情感色彩:含褒义,如《中华成语大辞典》标注其体现“恪守职责”的积极态度,但过度使用可能隐含缺乏主见的贬义倾向。

四、关联词汇 近义词“奉命唯谨”(出自《论语·学而》郑玄注)侧重执行命令的谨慎态度,反义词“阳奉阴违”(源自《官场现形记》)则描述表面遵从、实际违背的行为模式。

网络扩展解释

“奉令承教”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奉令承教”指遵从命令并接受教导,强调完全按照他人的指令或意图行事。其中,“奉”意为遵从,“承”意为接受。

二、出处与典故

  1. 文献来源:最早出自《战国策·燕策二》,战国名将乐毅在《报燕惠王书》中提到:“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2. 历史背景:战国时期,燕昭王重用乐毅伐齐,后燕惠王中反间计撤换乐毅。乐毅在信中表达自己已尽职守,故“奉令承教”也隐含对使命完成的总结。

三、结构与用法

四、近义词

“奉命承教”与其含义相同,均强调服从指令。

五、例句

章炳麟在《致袁世凯电》中曾用此词:“至如赵秉钧之妄用佥壬,变生不意,犹不过奉令承教者耳。”

六、延伸理解

该成语多用于正式或历史语境,现代语境中可引申为对上级指示的严格执行,但需注意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对,避免盲目服从。

别人正在浏览...

八难三灾宝胜宾傧伯常逋残不落荚步子忏涤陈琳檄陈臧凋坠谍诇锻模二人台访俗分散指挥抚案扶毂符守符同轨范师姑墨国都颢兴豪吟践蹂轇轕禁法静字禁甲掘地寻天濬潭埳井之鼃恐猲辽险流品六穗逻伺麦秀寒弥道默视沐盆难拚劝率榷管如法炮制缛丽生蓄神仙使秩数棋松性态状彖系脱白挂緑顽鄙婉娜相墓术销膏嶰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