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从命令,接受教诲。 战国 乐毅 《报燕惠王书》:“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奉令承教”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奉令承教”指遵从命令并接受教导,强调完全按照他人的指令或意图行事。其中,“奉”意为遵从,“承”意为接受。
“奉命承教”与其含义相同,均强调服从指令。
章炳麟在《致袁世凯电》中曾用此词:“至如赵秉钧之妄用佥壬,变生不意,犹不过奉令承教者耳。”
该成语多用于正式或历史语境,现代语境中可引申为对上级指示的严格执行,但需注意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对,避免盲目服从。
《奉令承教》是一个成语,表示恭敬地接受命令并虚心向教导。
《奉令承教》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三个部首:士、口和手。它的总笔画数是11画。
《奉令承教》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化传统,用于表示对上级的敬意和对知识的渴望。它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奉令承敎」。
在古代写法中,「奉令承教」这个成语可能会使用其他不同的字体,例如「奉令承敎」或「奉令承教」,但意义和拼音都是相同的。
他以谦卑的态度奉令承教,从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
组词:奉命、承教、奉行、承诺。
近义词:虚心接受、恭敬听从。
反义词:不屑一顾、自我独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