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笔画的意思、笔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笔画的解释

[strokes of a chinese character]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

详细解释

(1).用笔绘制的图画。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林逋 工笔画,善为诗,如‘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鉤輈’,颇为士大夫所称。” 宋 苏轼 《兴国寺浴室院六祖画赞》:“予初不闻 宗 名,而家有伪 蜀 待詔 丘文播 笔画,相似殆不可辨,曰 宗 岂师 播 者耶?” 宋 梅尧臣 《正阳驿梦》诗:“山形雄且邃,笔画简而疎。”

(2).亦作“ 笔划 ”。指组成汉字的点、横、直、钩、撇、捺等而言。亦指字迹。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五:“获经函……细视笔画,手迹宛然。” 明 李贽 《书应方卷后》:“先生亦深于道,人品略相似,而契悟胜之,才学胜之,笔画不如 念菴先生 婉媚,而古拙逈别。”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可见古人作书,笔画随意增减,原不拘拘也。” 周立波 《扫盲志异》:“中学生正在用心地看着她们写,这时站起来,走到二媳妇背后,热心地纠正她的错误的笔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笔画的汉语词典释义与文字学解析

“笔画”是汉字书写的基本构成单位,指汉字书写时从落笔到提笔形成的点或线。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定义,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其数量和顺序是汉字结构规范的核心要素。

一、笔画的核心分类

传统书法理论将笔画归纳为“永字八法”,即侧(点)、勒(横)、弩(竖)、趯(挑)、策(提)、掠(长撇)、啄(短撇)、磔(捺)。现代规范中,《汉字笔画名称表》(教育部,2013)将基础笔画分为8类:横、竖、撇、捺、点、提、折、钩,衍生笔画达30余种。

二、笔画的书写规则

笔画遵循严格的笔顺规则,例如“先横后竖(如‘十’)、先撇后捺(如‘人’)”等。这些规则源自《GB13000.1字符集汉字笔顺规范》(国家语委,1999),旨在统一汉字书写标准。

三、笔画的文字学意义

从甲骨文到楷书,笔画的演变反映了汉字从象形到符号化的过程。例如“水”字从波浪形线条简化为4笔,体现形声结合的表意特征。此类分析可见于《汉字源流精解》(中华书局,2018)的形构研究。

四、笔画的应用价值

在汉字教育中,笔画是启蒙教学的核心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掌握24个基本笔画。计算机字库设计亦依赖笔画拆解技术,如TrueType字体规范中的笔画轮廓算法。


注:参考文献未提供链接,因未获取有效可验证来源地址,故按学术规范标注文献名称。

网络扩展解释

“笔画”是汉字书写的基本单位,指构成汉字的最小连笔单位。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笔画是汉字书写时从落笔到提笔形成的线条轨迹,每个汉字由不同数量和类型的笔画组合而成。例如“一”由1笔横构成,“人”由1撇1捺组成。

  2. 分类体系

    • 传统分类:分为“永字八法”中的8种基础笔画(点、横、竖、钩、提、长撇、短撇、捺)。
    • 现代规范:国家语委将基本笔画归纳为5类:
      • 横(如“一”)
      • 竖(如“丨”)
      • 撇(如“丿”)
      • 点(如“丶”)
      • 折(如“”)
  3. 复合笔画 由基本笔画组合而成,例如:

    • 横折钩(如“”)
    • 竖弯钩(如“乚”)
    • 横折弯钩(如“乙”)
  4. 笔顺规则 书写时需遵循特定顺序,如:

    • 先横后竖(如“十”)
    • 先撇后捺(如“人”)
    • 从上到下(如“三”)
    • 从左到右(如“林”)
  5. 特殊说明

    • 笔画数影响汉字检索:如《新华字典》中“火”为4画,“水”为4画。
    • 不同字体中笔画形态可能变化(如楷书与行书的连笔差异)。

掌握笔画知识对汉字结构分析、书法练习及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若需具体汉字的笔画分解,可提供单字进一步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柏亮父白媒白梂阪尹冰场不知所以朝行澄彻尘土充美道高德重等同钓奇讹音鹅子榧子乖越管教挂枝儿衮球害患烘篮蝗旱黄紫互补回雪甲藏用坚峭俭素桀跖经济管理警利鯨吸九畴军资铿拊乐局榴锦隆亲痝裂髦蔽女子旁听跑躁彯组亲姻羣下山藷少东家申呈疏蹇说梅止渴愬愬俟分随份子素足台鉴体己铜堑仙山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