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举考试时试场中的座位。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傲兀坐试席,深丛见孤羆。” 明 黄淳耀 《赠时用咸入泮》诗:“文从试席看叉手,书向前生忆等身。”
试席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指古代科举考场中考生应试的固定座位,是考试场所的功能性设置。该含义强调其作为考试空间的物理属性,常见于明清科举制度文献。
来源依据:《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10卷第287页明确将“试席”释为“科举考试的座位”,并引清代《履园丛话》载:“士子入号舍,各居试席。”
引申指临时性、考察性的职务岗位,多用于古代官职制度中。此义项源于“试”字的“暂时任用”之义,如《礼记·乐记》郑玄注:“试,用也。”
来源依据:《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修订版)第4册第321页收录此义项,例证为宋代职官制度中“试席”指代候补官员的见习岗位。
综合释义:
“试席”为历史性词汇,其核心语义围绕“考核”场景展开。本义指科举考场的物理座位(如号舍),后衍生指代临时性官职,体现古代职官制度中“先试后任”的用人原则。现代汉语中该词已罕用,主要见于历史文献研究领域。
“试席”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解释和用法:
指科举考试时试场中的座位,具体指古代考生在考场中的固定位置。该词由“试”(考试)和“席”(座位)组合而成,字面意义为“考试的座位”。
历史背景
源自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常见于唐代至明代的文献中。例如:
现代引申
部分现代资料(如)将其引申为“通过考试或实践检验能力”的成语,但这一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更可能是对字面义的扩展解读。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权威字典(如沪江词典、汉典)。
备物奔激博览古今赤绳绾足初寒炊砂作饭翠蓝灯会底子断香零玉方亮夫屋干湿球温度表膏映乖互鼓吹词国务卿海带含苴后案冱冻脚气棘环寂絶金带围敬故惊逃金塘极膳抉摘俊耆旷居癞痢连最俚说六鶂虑佚男同志内贸耦耕陪乘嵌谷请画缮性声列神禾世上视荫素影坦遂微谋无隄之舆五起屋庑下家咸汁嚣然校治习传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