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诗礼的意思、诗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诗礼的解释

(1) [The Book of Songs and The Book of Rites]∶《诗经》《礼经》,封建社会读书人必读的书

(2) [cultured]∶旧时常用来称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诗礼之家

详细解释

《诗经》《三礼》。泛指儒家经典。《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唐 王建 《送于丹移家洺州》诗:“《诗》《礼》不外学,兄弟相攻研。” 清 谭嗣同 《延年会叙》:“更若为戏於叶子,丐灵於五木,诗礼之儒俯儕博徒,搢绅之贤乃类争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诗礼”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诗”和“礼”两个单字组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含义和重要的地位。其详细释义如下:

  1. 字面含义与核心指代:

    • 诗: 特指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它不仅是文学作品,在儒家文化中更被视为道德教化、政治讽谏和礼仪规范的经典文本。
    • 礼: 指《周礼》、《仪礼》、《礼记》等儒家经典中记载的礼仪制度、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它规定了社会各阶层在各种场合应有的言行举止,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伦理纲常的核心。
    • 合称“诗礼”: 因此,“诗礼”合称,最直接的含义就是指儒家经典《诗经》和《礼记》(或泛指“三礼”),它们是儒家教育体系中传授文化知识、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基础典籍。
  2. 引申义与文化内涵:

    • 儒家文化传统的象征: “诗礼”超越了具体的书名,成为以《诗》、《礼》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统、教育内容和道德精神的象征。它代表着以诗书教化、礼仪熏陶为核心的文化传承体系。
    • 道德修养与行为规范: 研习“诗礼”的过程,就是学习如何修身养性、知书达理、遵循社会规范的过程。因此,“诗礼”常用来指代良好的教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合乎礼仪的言行举止。例如,“诗礼传家”意味着家族世代以诗书礼仪教育后代,保持门风清正。
    • 文雅与知书达理: 通晓“诗礼”的人被认为是有文化、有修养、举止文雅的人。所以“诗礼”也用来形容人或家庭具有文雅的气质和知书达理的风范。如“诗礼之家”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3. 常用语境与成语:

    • 诗礼传家: 这是“诗礼”最著名的用法之一,指一个家族世代以诗书礼仪教育子孙,将儒家文化和道德规范作为家风代代相传。这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对文化传承和道德修养的重视。
    • 诗礼簪缨之族: 形容既是世代官宦(簪缨),又是讲究诗书礼教的家族,强调其门第高贵且文化底蕴深厚。
    • 知书达礼 / 知书识礼: 虽然不直接包含“诗礼”二字,但其内涵(有知识、懂礼仪)与“诗礼”所代表的修养高度一致。

“诗礼”一词,核心指儒家经典《诗经》和《礼记》(或三礼),是儒家教育的基础。其深层含义则象征着以这些经典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传统、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以及由此培养出的良好教养、文雅气质和知书达理的风范。它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教育、礼仪和道德修养的核心价值观,尤其在“诗礼传家”这样的表述中,更凸显了其作为家族精神内核和文化基因的重要性。

来源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诗礼”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儒家经典指代
    “诗礼”原指《诗经》和《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是古代读书人必读的儒家典籍。例如《庄子·外物》提到“儒以《诗》《礼》发冢”,唐代王建诗中也有“《诗》《礼》不外学”的表述。

  2. 文化修养的象征
    因《诗》《礼》为儒家核心经典,后衍生为读书人文化素养的代称,如“诗礼传家”形容家族重视教育。

二、扩展含义

三、历史与文献依据

四、现代应用

如今“诗礼”多用于姓名或文学表达,寓意文化传承与品德修养,如“诗礼”作为名字时,寄托了对才学与礼节的重视。

别人正在浏览...

哀急败遁摆置沧茫侧心産物骋兵存全错绮单钱大衄旦晚耳聋眼花翻披肥猪拱门風平浪静告讬狗嘴吐不出象牙管家悍塞鸿鹅换白嘐戛蚧搔京辇极异卡扼可扑扑恪懃寇叛快攻连昏达曙骆谷谩诧毛发倒竖马蚿美士没影儿模刻男觋颇奈起飞倾仆穷极跫然足音佉路瑟吒人正日久歳深视险如夷收怜守善水发思元通无共有枉驾无是非乌羊闲隟险症小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