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骨仙风的意思、道骨仙风的详细解释
道骨仙风的解释
谓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气质神采。 宋 程珌 《喜迁莺·寿薛枢密》词:“道骨仙风,安排顿著,须是人间紫府。”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四折:“贫道再降临凡世,度你个掌刑名主文司吏,因为有道骨仙风,误堕入酒色财气。” 明 冯梦龙 《双雄记·龙神遣救》:“神功大力,有时济困扶危,道骨仙风,儘可度人出世。”
词语分解
- 道骨的解释 修道者的气质。 唐 王昌龄 《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诗:“嗟余无道骨,发我入 太行 。” 宋 孔平仲 《送谢仲规致仕》诗:“观公眉宇秀,凛凛有道骨。” 明 冯梦龙 《女丈夫·洪客祈雨》:“道骨
- 仙风的解释 神仙的风致。形容人的潇洒。 明 伍馀福 《苹野纂闻·尹髼头》:“见者以其童颜鹤髮,有仙风,争延致之。”参见“ 仙风道骨 ”。
网络扩展解释
“道骨仙风”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dào gǔ xiān fēng,主要用于形容人的气质超凡脱俗,具有得道者或仙人的神采风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 核心意义:指人的品行高尚、举止端庄,带有不食人间烟火的脱俗气质,仿佛具备修道者或仙人的风骨与神韵。
- 逐字解析:
- 道:指道德规范或修道境界;
- 骨:象征人的本质与气节;
- 仙:比喻超然世外的境界;
- 风:指外在的风度与气质。
出处与典故
- 最早文献:出自宋代程珌《喜迁莺·寿薛枢密》:“道骨仙风,安排顿著,须是人间紫府。”。
- 其他引用:元代岳伯川《铁拐李》和明代冯梦龙《双雄记》中均有使用,进一步强化其形容超凡气质的内涵。
使用场景
- 适用对象:多用于赞美品德高尚、举止优雅的人物,如隐士、高僧、文人雅士等。
- 例句参考:
- “只见从观里走来一位道人,果然是道骨仙风,与凡俗不同。”
- “他虽年过七旬,却字字道骨仙风,颇有古朴之风。”
近义词与关联表达
- 近义词:仙风道骨(两者含义相近,但“仙风道骨”更侧重外在风度,出自李白《大鹏赋序》)。
- 反义词:俗不可耐、凡夫俗子。
补充说明
- 该成语为褒义词,常见于文学作品中,强调内在修养与外在气质的统一。
- 需注意与“仙风道骨”的细微区别:前者更突出“道”的修为,后者更强调“仙”的飘逸。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例句,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道骨仙风(dào gǔ xiān fēng)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以形容一个人或者事物具有崇高的品质和道德风范。它一般用于褒奖人品高尚、思想纯正的人,或者形容一个组织或团体具备高尚的精神风貌。
拆分部首和笔画:
道 - 辶(辵)+ 首(get up), 共9画;
骨 - 骨(bone), 共9画;
仙 - 人(man)+ 亻(head)+仚(line), 共5画;
风 - 风(wind), 共9画。
来源:
《道骨仙风》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隐公三十一年》文中,在古代文献中比较常见。
繁体:
道骨仙風 (台湾、香港等地传统的繁体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道 - 辶 (辵)+ 禺(an ancient form of 禾)+ 之,共15画;
骨 - 止(foot)+ 馬(horse), 共11画;
仙 - 亻(head)+ 山(mountain)+ 仚(line), 共9画;
风 - 风(wind), 共9画。
例句:
他的行为举止中展现出了道骨仙风。
这个组织以其道骨仙风吸引了许多志愿者加入。
组词:
道德风范、品质高尚、崇高的品德。
近义词:
仁风德茂、高尚品质、道德高尚。
反义词:
行为低劣、品质恶劣、道德败坏。
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白茅香拜问宝钿俵与逼驳避就不举火测探吹拉弹唱大包大揽道童德器颠台刁词断点杜隔鳄溪风激电骇汾河梗秽钩绳广被广庭耗射横草不拏,竖草不拈横落恍疑画翟魂气讲索角皮寂历警饬缙云九华菊酒朋扣帽子诳时惑众款愿兰桂六仙桌笼火马角牛尼媪凝注驽材喷薄欲出普通人千秋万世齐门乞与散伯讪讟蛇床声东击西踏菜园通脚同源吸留忽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