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名。人参和白术。《新唐书·儒学传下·元行冲》:“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疾疢。” 康有为 《<礼运注>叙》:“病伤寒者当涤荡以去其邪,不能遽投参术。”
“参术”是一个中医药学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参术”是两种中药材的组合名称,指人参和白术。二者均为补益类中药,常配伍使用以增强健脾益气功效。
历史文献
《新唐书·儒学传》提到用“参术芝桂”预防疾病,说明唐代已将其用于养生保健。
康有为在《礼运注》中以“不能遽投参术”作比喻,强调治疗伤寒需先祛邪再补虚。
中医理论
参术组合适用于脾虚证,如参术健脾丸可治疗脾虚不运导致的病症,但需辨证使用,否则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如“若合参术,祸不旋踵”)。
宋代诗词中多次出现参术,例如:
“参”在词中读作cān,“术”读shù,但需注意白术的“术”在中医药领域通常读zhú,此处组合发音可能受特定语境影响。
如需更详细的中医配伍原理或古籍原文,可参考《新唐书》《礼运注》等文献。
参术(cān shù)是一个汉字词语,主要指参照别人的方法和经验做事情,也可以解释为借鉴他人的技巧或经验进行学习。它是一个由两个部首和六个笔画组成的汉字。
参术的部首是“又”和“木”,其中“又”是右手,表示手的动作,“木”表示树木。参术的六个笔画指的是书写所需的基本笔画次数。
参术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说文解字》一书,书中详细解释了汉字的意义与用法。在繁体字中,参术的写法是參術。
在古代,参术的写法可能稍有不同,因为汉字的演变与发展。然而,参术的基本含义和用法并未改变。
1. 他通过参术掌握了这个技巧。
2. 我们可以参术他人的成功经验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组词:参考、术语、学术。
近义词:借鉴、学习、取经。
反义词:独创、独立、自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