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桃都山的意思、桃都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桃都山的解释

传说中的山名。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纪》《括地图》:“ 桃都山 有大桃树,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鷄,日照则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桃都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山,最早见于汉代纬书《河图括地象》,后常见于志怪文献。此山被描述为东海仙山,与蓬莱、方丈等并列,山上有盘根三千里的巨型桃木,树顶栖息着天鸡,每日黎明啼鸣唤醒天下群鸡。其名“桃都”源于桃木的驱邪功能,《荆楚岁时记》记载古人以桃木制符辟邪的习俗,侧面印证桃都山在民俗信仰中的神异地位。

在道教典籍中,桃都山被赋予更系统的神话架构。《云笈七签》卷二十六将其列为“十洲三岛”之外的洞天福地,称山中住有司夜之神,掌管昼夜更替与时间秩序。唐代类书《艺文类聚》引《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桃树,金鸡栖其上,日照则鸣”,这一意象成为后世“金鸡报晓”典故的重要源头。

网络扩展解释

桃都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其核心特征和文化意象如下:

一、基本释义

桃都山是传说中的神山,最早见于《括地图》《玄中记》等古籍。其名称来源于山上巨大的桃树(“桃都”即指桃树之都)。

二、主要特征

  1. 巨型桃树
    山上有盘曲三千里的大桃树,树上有金鸡(又称天鸡),日出时金鸡鸣叫,引发天下群鸡齐鸣。

  2. 镇鬼门神
    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负责捉拿恶鬼,后演变为中国最早的门神形象。

三、文化象征

四、文献记载

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引《括地图》记载:“桃都山有大桃树,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鷄,日照则鸣。”

注:不同文献对桃都山的地理位置描述不一,多归于神话范畴,而非现实存在的地理实体。

别人正在浏览...

慠忽被保险人飚车不通时宜残艳常官诚慊雠对椿寿带孝大姆子大正烦劳服贡各行其志阁揭宫缬观瞧鬼里鬼寒号虫红飞翠舞呴呴濡沫怀贰皇威黄渲渲晦晓火刑佳木机骇荆棘丛生尽饰记问之学积重不反雷动列舍林下意鸾降履屦千汇万状迁惑乾陀切音清修穹顶容和三俊莎搭八杀身成仁省禁石帮岸石莲花史乘碎尸万段苏维埃条会同声相应土坑文武差事吴濞小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