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旧时交际中赠送的成套礼品, 明 代中叶已有此俗。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林·交际》:“﹝先王大父﹞后入补官,去国将二十年,时 严分宜 当国,故旧识也,以一纱二扇謁之……二十年来即平交必用二币,至於四,至於六,今且至八币,而以他物如数侑之,谓之八大八小,不知始自何时,而当之者反以为俗套,不肯尽收。乃於八大八小之后,另开珍异及土宜适用之物,以备选择。”
(2).谓陈腐俗礼。 清 李渔 《意中缘·诳姻》:“洞房中无人注仪,须脱略休行套礼。”
“套礼”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旧时交际中的成套礼品
指明代中叶形成的社交习俗,即在礼节往来中赠送成套礼品。例如,明代沈德符《野获编》提到,当时送礼的规格逐渐升级,从“二币”增至“八币”,并搭配其他物品,形成“八大八小”的固定模式。这类礼品组合往往被视作形式化的“俗套”。
陈腐俗礼或虚情假意的礼节
清代李渔在《意中缘·诳姻》中提到“脱略休行套礼”,强调摒弃陈腐的礼节形式。现代引申为不真诚的送礼行为,即通过固定形式迎合他人,实际缺乏真心。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史案例或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可参考《野获编》《意中缘》等文献原文。
套礼可以指由一套礼品或一套仪式组成的礼物。它常用于形容婚庆、生日庆祝、商务拜访等场合中的由多种物品组成的礼物。
套礼的构成部首为“示”,总笔画为12。
套礼一词源于“套”,原本指由多个零散的东西组合在一起。通过将“套”与“礼”相结合,形成了一个代表组合礼物的新词。
套礼的繁体字为「套禮」。
在古代汉字中,套礼的写法可能有变化。但根据现代汉字的演变,套礼的古代写法也应该与现代相似。
1. 他送给我一套礼物,包含了一个手表、一本书和一瓶香水。
2. 婚礼上,新郎向新娘家送了一套精美的嫁妆礼品。
组词:套装、套路、套餐、套房、套牢
同义词:礼品套装、礼品组合、礼物组合
反义词:单一礼品、单件礼物、孤立礼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