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衰老。 南朝 宋 谢灵运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辛苦谁为情,游子值頽暮。” 南朝 梁 任昉 《厉吏人讲学》诗:“曰余本疎惰,頽暮积榆柳。” 梁启超 《说动》:“用人不问贤不肖,而多方遏抑,少年意气之论兴,柄权则皆頽暮矣。”
“頽暮”一词中的“頽”是“颓”的异体字,现代汉语中通常写作“颓暮”。以下是综合解释:
1. 本义解析
2. 组合含义 “颓暮”指衰败的晚年或暮年时的颓废状态,常用于描述:
3. 文化延伸 古诗词中常用“暮”暗喻时光流逝,如《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结合“颓”的消极含义,“颓暮”更强化了衰微、无力的情感色彩。
注:该词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于文学或历史文本中。
《頽暮》是一个汉字词语,读音为tuí mù。下面我们来了解其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頽暮》共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为“頁”部首,右边为“日”部首。它一共有14个笔画。
《頽暮》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卫风·頽》中。在古代,这个词用来形容日落的景象,意思为太阳落下的暮光。
《頽暮》的繁体字为「頹暮」。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頽暮》在古代的写法为「頹暮」。
1. 夕阳西下,天地之间弥漫着一片頽暮之色。
2. 她站在海边,凝望着那片頽暮的海面。
1. 頹狼(指游荡在山野中的狼)
2. 暮色(太阳落山后的暮色)
3. 頹廢(境况败落、颓废不振)
4. 暮光(夜幕降临前的光线)
1. 黄昏
2. 日暮
3. 傍晚
1. 清晨
2. 日出
3. 黎明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自行查证和使用。被缁敝帚自享博浪哺坊侧不棱常禁斥道辍俸畜智疵愆粗淡翠玉觕窥的意颠连恶辣扶微戈戟过街溜宏构宏阔华藻劫道荆轲京卿金银花露絶哭跼脊沮伤旷遗哭秦庭捞摸麟符露丑论不定緑豆皮儿卖武蛮圻軞车昧然民村平动乾陵啓伐囚絷入贺蛇蟠施遗水衡讼案薮泽桃夭之化佻弱头脑酒图王潍坊市相安无事纤杀心长发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