絶哭的意思、絶哭的详细解释
絶哭的解释
悲痛哭泣。谓伤心之极。《晋书·桓石虔传》:“古人絶哭,金革弗避,况在餘哀,岂得辞事!”
词语分解
- 絶的解释 絶 é 见“绝”。 笔画数:; 部首:糹; 笔顺编号:
- 哭的解释 哭 ū 因痛苦或悲哀而流泪发声:哭喊。哭泣。哭诉。哭腔。啼哭。长歌当哭。 ' 泣笑 笔画数:; 部首:口;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絶哭"一词在现代汉语权威词典中未见收录,其含义需结合构词法与古籍用例推断。从字义分析:
-
字义拆解
- 絶(jué): 本义为“断丝”,引申为“断绝”、“竭尽”、“极”、“最”等义。在描述情感或行为时,常表程度之深,如“绝叫”(大声呼叫)、“绝倒”(极为佩服或大笑)。
- 哭(kū): 本义为“因悲伤或激动而流泪发声”。
-
词义推断
结合“絶”表“极尽、极度”的副词性用法,“絶哭”可理解为:
- 极度哀伤地哭泣: 形容悲伤至极,痛哭不止。
- 哭到气绝/力竭: 形容哭泣之剧烈,以至于气息断绝或体力耗尽(此解更侧重动作的结果)。
-
古籍用例佐证
该词虽未入主流词典,但在古籍文献中有零星出现,其意多指向“极度哀伤地哭泣”或“哭到极点”。例如:
- 《后汉书·列女传·阴瑜妻》记载荀采事迹:“(荀采)因掩户,以粉书扉上曰:‘尸还阴。’‘阴’字未及成,惧有来者,遂以衣带自缢。左右奔救,已絶哭矣。” 此处“絶哭”指荀采自缢时(或被发现时)已气绝身亡(“絶”)且处于哭泣状态(“哭”),或指被发现时已因哭泣(挣扎?)而气绝。此例更支持“哭到气绝”之意。
- 后世诗文仿古或描述极度悲痛时,或有沿用此词者,意指悲恸至极的哭泣。
结论:
“絶哭”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已非常用。其核心含义指极度悲伤、声嘶力竭的哭泣,常带有哭到气息断绝或筋疲力尽的意味,用以形容极致的悲痛之情。其使用多见于古代文献记载或仿古语境中。
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查询“絶”、“哭”字条及相关复合词释义,未见直接收录“絶哭”,但其构词逻辑与“绝叫”、“绝倒”等词类似,可佐证“絶”表程度极深的用法。
- 《辞源》(商务印书馆): 查询“绝”、“哭”字条及古籍书证,同样未直接收录“絶哭”,但其所引《后汉书》等古籍书证是理解该词在具体语境中含义的重要依据。
- 《后汉书》(范晔撰,中华书局点校本): 卷八十四《列女传·阴瑜妻》中关于荀采的记载是“絶哭”一词的经典出处,提供了该词在历史语境中的实际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
“絶哭”(jué kū)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
基本释义
“絶哭”指因极度悲痛而哭泣,形容伤心到极点。该词强调情感上的极致状态,常用于描述丧亲、重大变故等场景下的哀恸。
-
出处与例句
据《晋书·桓石虔传》记载:“古人絶哭,金革弗避,况在餘哀,岂得辞事!”此处“絶哭”指在丧期悲痛至极,即使战事(金革)当前也不回避,突显哀伤之深。
-
相关扩展
- 该词结构为“絶”(极端)与“哭”(哭泣)的组合,属文言用法,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
- 类似表达包括“恸哭”“悲号”等,但“絶哭”更侧重情感强度的极限状态。
总结来看,“絶哭”是一个情感色彩浓重的古语词汇,多用于文献或特定语境中,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哀痛程度。
别人正在浏览...
白鳝巴黎公社板屋卑吏崩敝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铳子抽测躇跱答白道装大秦寺登幽州台歌二言发墨飞霞骠分派脯糗挂麪广潒柧棱海怀霞想交通沟击难掎擿夔龙鵾絃狼羔子灵翰胧朣毛索昴星团秘而不露明斯克泥子配适辟纑墙报谦虚谨慎倾耳而听轻举绝俗奇器栖寻热忱入境生意人诗葩视为寇雠寿算书馆儿伺晨夙宵谈犀天腊田圃跳跳钻钻通藉魋顔绡楮信道